Crunchonomics緊縮經濟學:零成本瘦身

Crunchonomics緊縮經濟學:零成本瘦身

在世界一片健身纖體風氣下,很多城市人都會愛上健身,在充滿各種器材的健身房中,努力踏單車、跑步及舉鐵等。
有一位美國記者就表示,自己和妻子在過去27年,花在健身中心會籍及購買健身器材上的錢,達8500美元,即約6.6萬港元。
根據國際健康及運動俱樂部協會數據,美國約有4100萬人參加健身俱樂部,有趣的是,有12%人集中在1月入會,可以推想,人人都喜歡在一年之始定下新目標,減肥也不例外。
本港健身中心會費平均每月300元,一年即3600元,成本不低。如果能夠充份利用會籍,令自己更健康,這張會員卡的確值回票價。
不過,假如每月只是跑幾次、轉個圈,久久也不上一次就是浪費。

運動毋須上健身室

上述那位記者的妻子,曾認為在身材未改善之前去健身,產生不自在的感覺,故成為會員後拒絕上健身班,完全本末倒置。
在經濟不景情況下,我們所花的一分一毫都要計過度過。與其花錢上健身中心,何不到公園跑步、在家中做健身操,既可慳錢亦能呼吸新鮮空氣。運動瘦身,其實可以是零成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