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聲波內視鏡 準確測肺癌<br>備刺穿針 即時抽淋巴組織免開胸

超聲波內視鏡 準確測肺癌
備刺穿針 即時抽淋巴組織免開胸

【本報訊】肺癌是本港頭號癌症殺手,每年逾3,000人死於此病,但不少患者到癌病末期才知自己患病。中文大學一項研究發現利用新式超聲波內視鏡能有效確診肺癌,由於此儀器設有刺穿幼針,若檢查時發現肺部有陰影可即時用刺穿針抽取淋巴組織化驗,令患者毋須再受開胸取組織手術之苦。
記者:梁德倫

今年53歲的李女士,2、3個月前因經常咳嗽及氣喘向私家醫生求診,接受X光檢查後發現左胸腔積水,再做電腦掃描檢查顯示左肺及腎上腺均有陰影,懷疑患上肺癌,但做抽肺水檢查未能確診。早前獲轉介到威爾斯親王醫院跟進病情,接受超聲波內視鏡檢查後,數天前終發現是患上末期肺癌,癌細胞更轉移到肝及腎上腺,「自己唔食煙又無不良生活習慣,都唔知點解會有肺癌。」她說最初未能確定是否患癌時很焦急,現在確診後很有信心可戰勝癌魔。
中大醫學院一項研究於98年7月至07年6月期間,跟進了125名肺部出現陰影的病人,當中近半數未能透過傳統檢查確診,但接受超聲波內視鏡檢查後,近半數人確診患上惡性腫瘤,33.6%人則證實沒有患癌,確診率為83.2%;但有一名病人因肺縱隔有水腫,檢查時意外觸及引致感染發炎,接受治療後已康復。此檢查引起併發症率低於1%,常見併發症為刺穿食道或氣管引致發炎。
負責研究的中大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名譽臨床副教授李玉棠指,傳統肺癌檢查包括X光檢查、電腦掃描及正電子掃描檢查,但後兩種檢查的確診率分別只有51%及74%,若在傳統檢查中發現病人有擴散迹象的陰影,一般需再做手術在病人胸部開一個切口抽取淋巴組織化驗;超聲波內視鏡則附有刺穿針,若檢查時發現肺部有陰影,可即時用針穿刺,在肺縱隔抽取淋巴組織,令患者毋須再受開刀之苦,檢查過程只需約半小時,現時威院每年進行超過400宗相關檢查。

創傷低盲點少準確度高

超聲波內視鏡以往多用於腸胃及膽管方面的檢查,該系講座教授陳家亮指,檢查儀器是經由喉嚨進入食道或氣管,再到達胸腔與腸胃進行檢查,由於儀器會經過胸腔,故早年有外國專家率先研究可否利用此儀器檢查肺部,從而發現可用於確診肺癌,由於此檢查創傷性低,加上甚少盲點,檢查的準確度高,近年用於肺癌檢查越來越普及。

肺癌常見症狀

‧食慾不振,患者會日漸消瘦
‧經常氣喘及胸痛
‧經常咳嗽,或出現血痰
‧當癌細胞阻塞氣管或擴散至胸腔會引發肺積水
‧頸、面及手部均會腫脹
‧癌細胞轉移至其他部位可引致腹脹、骨痛及頭痛等

資料來源:李玉棠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