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 應 - 李純恩

反 應 - 李純恩

溫總理在劍橋大學演講,一個二十七歲的年青學生向他擲鞋。
這無疑是上次美國前總統布殊在伊拉克遭遇之翻版。
同樣的演講場合,一隻臭鞋飛過來,台上講者的反應不一樣。
布殊反應如猴,一低頭就避了過去。溫總理巋然如山,動也不動。
於是有人讚賞:還是中國領袖沉得住氣,有大將之風,一國之領袖,怎麼能隨便左閃右避,成何體統!
說這種話的人,識大體。
我不識大體,看事情的角度就不一樣了。
依我看,這純粹是因為布殊和溫家寶的講話情緒不同,才造成反應不一。
布殊人在伊拉克,想着不到兩個月就沒得再做總統了,心裏難免七上八下,雖說是在見記者演講,但自己也不知講些什麼,於是東張西望,想找靈感,結果卻見到一隻臭鞋飛過來,馬上低頭,避了過去。
溫總理身在英國高等學府,滿心自豪代表國家演講。從歷史屈辱想到今日一洗頹風,胸中猶如扯出了一匹長布,長布上是有待朗誦的詩句,如不專心致志,充沛的感情便演繹不出來。長詩吟了一句又一句,必須鏗鏘有力,不可間斷──所以,溫總理壓根兒就沒看見有隻臭鞋飛上來。
布殊在被擲鞋之後,馬上從遊魂中回到現實,說:「我留意到那是一隻十號鞋。」
溫總理在被擲鞋之後,依然照着長詩的思路,說:「這種,卑鄙的伎倆,阻擋不了,中英兩國人民的友誼。」據說還贏得全場鼓掌。看來不虧是英國文學殿堂級學府,學生都愛聽詩歌朗誦。
但如果溫總理說:「我終於看到一隻不是中國製造的鞋了。」那麼,以後我再也不怕聽他吟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