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資訊<br>電訊龍頭 鑽石變玻璃

蘋果資訊
電訊龍頭 鑽石變玻璃

電訊盈科前身是1925年由英國人成立的香港電話,為罕有的本土百年老店,亦因擁有最敏感的電訊戰略資產,令它成為香港少數與政治掛鈎的企業之一。
香港電話公司1925年註冊成立,收購中日電話電力有限公司部份業務,並於同年獲發50年獨家專利權,在港提供電話服務,一直獨霸本地電訊市場。恒指1969年11月24日推出,香港電話成為首批成份股,乃第一代染藍的股份。1987年香港大東與電話公司合併成為香港電訊,翌年取代電話公司股份的上市地位,成功過渡成為藍籌股,首日掛牌市值達720億元,一度成為全港上市市值最大的公司,而且一直是老一輩股民的愛股,不少公公婆婆都將棺材本押注在它身上。

08年被剔出藍籌

隨着香港回歸中國,英資百年老店亦部署過渡到香港人手中,再落入中國政府手中。00年,李澤楷獲多家銀行牽頭,借予旗下借殼上市的盈科數碼動力900億元,並以總代價2,900億元鯨吞香港電訊;完成合併後改名為電訊盈科。股價一度飆升至128.1元(以股份合併後計),科網股泡沫爆破,股價隨即急瀉,股份五合一,去年曾跌至不足3元。與此同時,中國網通(現已併入聯通集團)03年入股成為電盈第二大股東。
電盈被小股東譏為「鑽石變玻璃」,無息派兼負重債,近年市值及成交均落後其他藍籌,「老電」可謂風光不再,02及03年曾經成為最差表現藍籌股,06年淪為最低市值藍籌股,08年更被剔出藍籌之列,百年老店可謂風光不再。

電訊盈科大事表

1877年:電話服務正式引入香港

1925年:新成立的香港電話公司收購中日電話電力公司,獲發50年專營權

1988年:香港電話公司及香港大東電報局合併成為香港電訊有限公司,並在聯交所及紐約上市,取代電話公司股份的上市地位

1993年:香港成為全球首個電話網絡全面數字化的大城市

2000年:盈科數碼動力(1186)2月提出與香港電訊合併,涉及金額280億美元,8月17日完成合併,改名電訊盈科

2001年:因巨額借貸收購利息成本高,導致出現69億元虧損,成為負資產公司

2002年:將流動電話服務CSL售予澳洲電訊,減低負債

2003年:因股價過低,1月將股份五合一;同年7月李澤楷不再擔任董事總經理,留任主席

2004年:分拆地產業務,借殼東方燃氣上市,即現時的盈大地產(432)

2005年:網通集團1月以每股5.9元購入電盈近兩成股份,成為電盈第二大股東;同年6月,電盈購入SUNDAY,重返流動電話市場

2006年:6月19日停牌,李澤楷的賣盤計劃隨即展開,但擾攘半年,最終失敗

2008年:5月將核心電訊業務重組至HKT,擬出售最多45%股權;6月10日起被剔出恒指成份股;10月因金融海嘯擱置出售HKT,12月30日股東特別大會就私有化投票前臨時將每股作價由4.2元加至4.5元,令投票須押後

2009年:2月4日舉行股東特別大會,通過私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