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國1月份採購經理指數(PMI)連續第二個月回升,較市場預期為佳,反映中國製造業漸見起色,令市場憧憬內地經濟復蘇在望,更有經濟師認為,內地經濟於今季或下季就會出現V形反彈。正當環球衰退陰霾未散之際,內地的經濟強心劑對中資股帶來振奮作用,令A股及H股昨分別升2%及4%,表現在環球股市當中特別出眾。 記者:周燕芬、羅嘉銘
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公佈,1月份PMI為45.3,較去年11月的38.8和12月的41.2為高,是連續第二個月回升,惟指數低於50,反映製造業仍在萎縮。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稱,中國刺激經濟政策已初見效果,但對整體形勢判斷仍要密切關注今後走勢;總理溫家寶早前亦表示,中國在08年底已出現復蘇迹象。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部研究員張立群認為,1月份PMI反映中國經濟自低谷逐步回升的形勢正形成,而中國擴大內需及推行積極財政政策的效果已顯現,故相信中國經濟在首季度將回升。他補充,08年11月份後,內地企業的庫存已大致調整完成,市場部份生產物料價格如鋼鐵價亦見回升,企業因消化庫存而停頓的生產已開始啓動。
飲料、造紙業表現最佳
1月份中國製造業PMI各指數當中,只有產成品庫存指數、從業人員指數下降,其餘均有上升,並以生產指數、新定單指數、採購量指數、進口指數、購進價格指數升勢明顯,升幅超過6個百分點;當中又以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表現最佳,略高於50,而新出口定單指數則表現最差,只有33.7,但已較12月的30.7有改善。
以行業分類,煙草、飲料、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食品加工、造紙印刷及文教體育用品5個製造行業表現最佳,高於50;紡織業表現最差,指數只有不足30。
滬股升穿2100四月新高
內地經濟有起色,刺激滬綜指昨日午後升幅擴大,全日高收2107點,升2.28%,創4個月新高;深綜指亦以最高位收市,報652點,升2.18%。兩市成交合計增13%至1670.87億元(人民幣.下同)。
銀行業新增信貸或突破1.2萬億元,再為內銀股添動力,交行(3328)和招行(3968)A股分別升5.37%和4.24%。天相投資調查報告顯示,今年一月份6隻新發基金(股票型基金佔半)成功募集128.59億元,反映市場資金已伺機趁低吸納。
光大證券分析師黃學軍表示,A股技術上應要調整,但股民現時信心大增,紛紛詢問「買甚麼可賺大錢」,因此滬綜指或可突破2200點。累跌多時的有色金屬股和裝備製造股仍有炒落後空間。
滬股春節假後連升三日
周一
牛年首個交易日,滬綜指開出紅盤,上漲1%,重上2000點水平
周二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強調會動用龐大外儲拉動內需,繼續刺激內地股市造好,滬綜指再漲2.4%
周三
經濟數據有見底迹象,股市利好消息不絕於耳,滬綜指再漲逾2%,成功突破2100點關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