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鞋,又見飛鞋──聽來酷似古龍的武俠小說。這獨門暗器驚現江湖,從巴格達一直飛到倫敦劍橋,恰好證明溫總理歐洲之旅再三指摘美國確係有的放矢,正是布殊欲吞併天下,引發穆斯林版的荊軻刺秦,一雙飛鞋勢若奔雷,惜哉兩擊不中,反成全了布殊技驚四座之「凌波微步」表演。
今有英倫憤青「東施效顰」,再施百步飛鞋之技,卻失之毫釐,差之千里。卻非技不如人,實因那隻破鞋質量太劣了。
說來溫家寶頗有鞋緣,衣不如新,鞋不如故,溫總愛穿舊鞋是有名的。當年他到河南省視察,不巧足下舊鞋開膠穿幫,偏又不願「消費愛國」、擴大內需,竟四處找黏合膠水補鞋,但溫總之艱苦樸素由此譽滿中原。汶川地震,溫總提着一雙泥污運動鞋,在瓦礫堆攀高伏低,「主席喚,總理呼,黨疼國愛,聲聲入廢墟」,那感性形象果然催人淚下,難怪大陸詞人有句曰:「十三億人共一哭,縱做鬼,也幸福。」
於是乎,西洋憤青玩破鞋,瞄着溫家寶雷霆一擊。只不過該黃毛小兒認穴不準,鞋又太次,遂成笑料一樁。不管如何,溫總已屬我朝出類拔萃的一代名相,須知胡主席訪美時被鬧場者滋擾,竟連話都不會說了。溫相爺至少還能破鞋落於前而色不變,並斥為「卑鄙伎倆」。
然而,溫總比起美國的蹩腳總統布殊,卻又差得太遠了。小布殊至少還會幽默解嘲:「我記得那對鞋是十碼。」以及大度地說:「我沒有感到受威脅。」美方還敦促伊拉克政府放人。溫總倘能拾鞋而視,笑稱:「中國造的鞋子不是用來投擲的,所以扔不準,但穿着舒適,價廉物美啊!」其後得知擲鞋者身份,再補一句:「青年人嘛,誰沒有過年輕的時候?」如此必定彩聲滿堂,英夷為之心折,嘆曰:大哉華夏!
可惜大陸喉舌傳媒原先就「鞋擲布殊」把話說得太滿了,起勁渲染擲鞋在伊斯蘭文化是如何如何;阿拉伯世界怎樣重金求購其鞋以及要建甚麼紀念碑,等等。如今辱及我朝,溫總理之「卑鄙伎倆」,北京外交部之「強烈不滿」,此等話語實係不可變易的中國特色。
及至那名英倫憤青只判處行為監守,交保獲釋,大陸憤青會否另有一番擾攘?看來不會,蓋CCTV新聞聯播當天將「鞋案」完全略過不提(次日才播出)。於是想起了流傳甚廣的網絡笑話──拉登稱:中國是最惹不得的國家。為甚麼?有興趣的讀者不妨上網搜索一下,便知答案。
逢周一、四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