擲 鞋 - 李怡

擲 鞋 - 李怡

自兩個月前,行將卸任的布殊在伊拉克被記者札伊迪擲鞋之後,不但「擲鞋」一詞躋身○八年的年度幽默榜,而且看來「擲鞋」動作也會在媒體熱炒之下陸續燃燒。但想不到第二次獲「擲鞋」「殊榮」的竟是中國領導人溫家寶。中國領導人以被「擲鞋」的優先次序排名,隨美國之後成為第二個舉足輕重的國家,可無愧矣。
為什麼說被「擲鞋」是「殊榮」?因為自布殊被擲鞋之後,由於他身手敏捷的閃避和隨後的幽默對應,使他的民望從谷底回升。他說了什麼?他當時立即說,如果你們想知道事實的話,他剛扔的是十號鞋。接着,他回應記者說他身手敏捷時,還自嘲地說,你知道,躲閃是我的強項。而對於向他擲鞋的記者,他就說,我不覺得有生命的威脅。顯然他想以他的寬容,使法院對札伊迪從輕發落。
布殊被擲鞋之後,傳媒紛紛出現種種向布殊擲鞋的遊戲節目,還有人發明了擲鞋的網絡遊戲。白宮新聞秘書在擲鞋後的第一次記者會上開始承接布殊的幽默,說:「各位,擲鞋的檢查制度將從明天開始。」
溫家寶被擲鞋後,態度尚沉穩,但他第一句話是:「老師們,同學們,這種卑鄙伎倆阻擋不了中英兩國人民的友誼。」則言重了。「卑鄙伎倆」一語,顯出溫家寶心胸狹窄,絕不是「肚裏可撐船」的「宰相」之度。在西方民主社會,幾乎所有來訪的外國領導人都會遭到抗議,有的還很激烈,這是常態。抗議者有表達自由。布殊被擲鞋後,還說了一句:「剛剛那人很想吸引大家注意力。」如此而已。
「卑鄙伎倆」一語,帶有兇狠的潛意識。不能不讓人想到,若擲鞋之事發生在中國,使用「卑鄙伎倆」者會有什麼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