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第一波:退休忌孭負資產 - 李兆波

理財第一波:退休忌孭負資產 - 李兆波

負資產宗數比上季升3倍,今年的市道好不到那裏,預期數字會再上升。為甚麼會有負資產?原因是貸款人不懂個人財務等式。去年11月本欄已討論九成半按揭的問題,借得越多,負資產機會越大。貸款人擁有的物業是資產,向銀行貸款是負債,資產減去負債才是真正的財富。

冇收入難以還債

問題是負債下跌幅度很小很慢,除非你經常有大額還款的能力;相反,資產跌幅很大很快,不少物業在金融海嘯後跌了三成,造成負資產局面──即負債高於資產,賣了資產仍不足以還債。
近退休或已退休人士不宜有負資產,要的是相當大的淨資產,不然便沒有足夠資金過退休生活。況且退休人士要有一定的現金流,沒有工作而來的收入又要還債,有工作的人已感吃力,退休人士更是捉襟見肘。
《蘋果》日前報道指一些業主認為,一日未賣未為蝕,只要把物業租出,自己補貼一些,便應付有餘。但想深一層,業主要面對相當的風險。第一,物業不一定可以租出,而且租金是個變數;第二,自己的工作不一定穩定。最壞的情況是物業租不出及業主失業。
要減少負資產機會,可以借少一些,我常說為甚麼不是借四至五成,而是七成甚至是九成?任何公司如果有九成負債比率都要面對大問題,股價想升都幾難。另外不要在高位置業,至於甚麼是高位,可參考中原城市指數,網頁內( http://www.centadata.com/cci/cci.htm)有相關數據。

借少啲勿高位置業

置業是一場博弈遊戲,買賣雙方都在估算,通常發展商佔優,因他們有較佳的分析。一間負資產的公司可謂命不久矣,個人層面也會帶來不少悲劇,借貸雙方應避免過度進取,造成負資產及破產宗數皆上升的雙輸局面。

中大酒店及旅遊管理學院會計與財務高級導師
李兆波
mailto:[email protected]

李兆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