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上環防洪救星下月啓用。有海味街之稱的永樂街一帶長年在雨季受到海水倒灌和水浸困擾,隨渠務署設於上環海旁的抽水站完工,抽水站內的巨型貯水池及分流井,足以抵禦二百年一遇的大暴雨。渠務署亦正與香港賽馬會研究,於快活谷馬場地底興建一個貯水池,解決摩利臣山道的潛在水浸危機。 記者:蔡建豪
上環在地理上屬一個低窪地區,加上大部份排水渠屬早年建設,漸呈老化。每遇上大暴雨及大潮時,從高地排下的雨水,與倒灌入排水渠的海水,令排水系統不勝負荷,永樂街及文咸東街一帶更經常出現水浸。由2000年至今天文台曾發出八次黑色暴雨警告,其中五次均錄得水浸紀錄。
泵雨水出維港
渠務署年前開始分階段施工改善上環的雨水排放系統,繼去年皇后大道中的截水管道完工後,已將流入低窪地區的雨水減少30%。另一重點部份的上環雨水抽水站也將於下月完工及投入運作,抽水站內設置一個設有水閘的分流井,將會堵塞倒灌的海水進入排水渠。至於雨水則會隨排水渠進入站內的貯水池,再泵出維多利亞港。
渠務署署長劉家強指出,體積足有四個標準泳池大小的貯水池,設置六台大型抽水機,最大排洪量達到每秒6立方米,只需7分鐘即可抽亁一個標準泳池的池水,六台抽水機全面運作時,足以抵禦二百年一遇的暴雨。他承認若遇上非常罕見的暴雨,上環一帶仍有可能出現輕微水浸,「大約會浸到腳眼部位。」待半山地段的港島西雨水排放隧道工程在2012年完工後,上環的水浸問題將會徹底根治。
在去年6月7日的一場大暴雨中,灣仔摩利臣山道也錄得水浸,渠務署已將該處列入水浸黑點。劉家強表示,正研究於快活谷馬場中央的球場底部,興建一個貯水池,解決水浸潛在危機。
劉家強指已與馬會展開磋商,初步獲得正面回應,重點是在不妨礙賽馬活動的情況下進行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