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球迷,很多時候我並不公正,只要有費達拿上場,無論甚麼比賽,無論他的對手是誰,我永遠希望勝出者是他。也正因為這樣,對拿度,我不甚喜歡,不喜歡他比賽時發出的吼叫聲,不喜歡他公牛似的蠻勁,不喜歡他實用有餘優雅不足的動作。還有,不喜歡他搶走了費達拿的一哥位置。
可是看完拿度對華達斯高那場五個多小時的長命對壘,我第一次對他產生了好感。應該說,是被他的毅力、意志、頑強的信念打動了。華達斯高是死於壓力的,若非決勝局兩次發球兩次雙誤,今屆澳網冠軍有可能是費達拿的囊中物。應該說,和拿度相比,華達斯高沒甚麼壓力,打輸了是正常的,打贏了卻是絕對驚喜,可是當不可能變成有可能,當他無比接近澳網決賽場的時候,壓力變成了一道魔咒,催他自殺。比賽至此,我沒法不對拿度的心理素質肅然起敬。我在想,這個時候,他在想甚麼呢?是腦袋一片空白?還是「只想打好呢場波」?
所以,費達拿輸給拿度,算是意料中事。多次失誤,略顯保守刻意放棄網前優勢的打法,足證他的心理壓力多麼大!他已經不再像以往那樣渾然忘我享受一場波了……
強手過招,比的不只是技術和體能,還有抗壓能力。寫到這兒,我想起「0.8哲學」,華達斯高和費達拿似乎都不是輸給了拿度,而是輸給了自己強加給自己的十成壓力。費達拿,寄望下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