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從深圳年花批發市場帶回十數支粗壯臘梅春節前送我,搜出古樸燒酒陶瓶供養於下間,進出大廳不用靠近,一室梅香。
臘梅形態及花香自孩提過去數十年只能從幻想中意會感覺,那是一首我們那代才會在學校唱到的好歌,《踏雪尋梅》:「雪霽天晴朗,臘梅處處香,騎驢灞橋過,鈴兒響叮噹,響叮噹……好花栽得庭中養,伴我書聲琴韻,共度好時光。」
無雪可踏,無梅可賞,無香可聞的南方香港;但音律詞藻俱佳的歌曲一直在精神上引領我們走進一片臘梅境界,詞曲歲月洗禮可未忘。當中幾個字未敢肯定,就是專家肯定了,也感覺是這字不是那字;「騎驢灞橋過」的「灞」字雖說是橋名,但我認為下過雪後一片白茫茫世界的「白」,境況比較接近。
「好花栽得瓶中養」與我記憶有點出入,會否「好花栽得庭中養」?「庭中」比「瓶中」富空間感,更覺花香一室,流連不捨。
莫論如何,如非花香四溢眼前臘黃澄澄梅開纍纍,意想不到那麼久遠一首兒歌竟然不計歲月而流逝。前年到蘇州「平江客棧」作客,窗前荏弱花樹幾朵小小圓圓蛋黃透明花蕾,直覺那是臘梅,後來證實確是臘梅,開心了半天,就為了《踏雪尋梅》童年唱過,如今活生生立於庭前,雖未聞花也已樂滿行程,記憶常新。
春節收到的禮物與利是眾多,但最上心還是庭中一片臘梅花與香,從朋友手中接過香不似桂花飄忽而是沉着,凝聚。着家中老母姊弟淺聞細賞,親友拜年來玩不忘叮嚀莫錯過如此親切香;就似原來歌詞描述,「伴我書聲琴韻,共度好時光。」靚花年年流水賬,獨獨臘梅繫心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