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數月,樓巿成交大幅下滑,其中除準買家入巿信心大減外,銀行收緊按揭貸款政策,被指為阻礙成交的元凶。雖然近期銀行已有放寬批按的趨勢,但代理界仍有意見,認為銀行在這方面未夠積極,故呼籲銀行界應要再重新檢討批按政策的需要。
美國因為次按問題引發的金融海嘯餘波未了,香港雖然遠離這個風眼,但經濟層面漸趨壞方向發展,雖然前路仍難行,慶幸本港銀行未有胡亂借貸予還款力過低的物業買家,最終本港未致出現太多的負資產物業或斷供的情況;這是銀行履行社會責任的一種體現。
事實上,按統計數字預測,年內本港失業率和申請破產個案會持續上升,因此物業斷供的個案幾乎可以肯定會上升,面對巿場風險不斷增加,銀行有必要適度收緊批按政策。
金融管理局局長任志剛已公開表示,「金融海嘯第二波衝擊已淹至,前景很難預測。」
面對這種境況,銀行有必要將按揭成數降至七成以下,以免那些高估自己還款能力的置業者無辜變成負資產。
為海嘯第二波做準備
現時某些企業如銀行及代理界,喜用「即時死亡」的裁員方式,意味僱員在接到通知後要即時離開公司,對該等被裁而又買了樓的員工,還款能力會受到很大考驗,因此,現時某些銀行已對某些行業員工的貸款申請,會特別小心處理,遇有疑問時,甚至會拒絕其貸款申請。
劉祥發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