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杜拜阿特蘭提斯酒店吃早飯,好像回到祖國。前後左右都是大陸遊客,北京話上海話固然不缺,四川話、山東話也時時聽到。有個女侍應過來倒茶,英語帶中國北方口音,一問,原來是河北邢台姑娘。
吃完早飯,坐在室外茶座寫稿,來招呼的一個小伙子,戴着的名牌寫着「Jiang」,我就用普通話問:「你姓江?」
「是呀,先生也是從中國來的?」他很高興。
他說自己在湖南讀大學,沒讀完就跑到杜拜這家最新的大酒店來打工了。
我說為什麼不把大學讀完,這裏的福利很好嗎?
他說不錯,每個月有一千三百杜拜元,還有大概八百的小費分賬,吃住全包,工資收入就算淨賺了。
杜拜元跟港幣大約一比二,人民幣則還不到兩元。這樣的收入,在大陸也不算高,幹什麼大老遠跑出來?
他說,現在大陸,讀完了大學,工作不易找,很多人讀完大學就失業了,他又不在大城市,與其生活在小地方跟人競爭,還不如找這樣的機會,到杜拜賺點錢,也賺經驗。
在阿特蘭提斯酒店裏,大約有四十個像他這樣的中國年青人,三千員工中,佔的比例不算大,但最近中國遊客激增,這一批中國員工就大派用場了。
許多中國大款挺着胸走進餐廳,指手劃腳說不清楚,突然聽到對方開口說中國話,猶如見到救星。
杜拜一個開四驅車帶遊客進沙漠飛馳的導遊,月薪四千元,折成美金,不算高,但與之相比,在酒店的中國職員,仍是廉價勞工,杜拜建成今天這樣的規模,外來的廉價勞工應記一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