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年伊始,悠長的農曆年假期之後,回到工作,筆者先跟讀者拜個年,祝大家牛年萬事如意,身體健康。去年金融海嘯,股樓滙均唔見一大截,今年適逢牛年,市民自然希望大市可以牛氣冲天。筆者唔識趣,早前在14000水平造淡,農曆年前已套回不少利潤,但卻未有全線平倉,上周四港股復市開高過千點,但士佳唔怕馬後炮講句,驚都未驚過,皆因過往農曆年假後的首個交易日,14年共出現了12次陰燭,即大市很大機會一開即跌,最終上周四真以大陰燭作結,似乎要向投資者大潑冷水。
誠然,不少投資者都相信農曆年效應,所以在放假期間,筆者仍收到不少電郵,問新年過後應否撈貨,皆因市面上仍見人山人海,年宵市場人流絡繹不絕,檔主更稱貨品銷情甚至比去年更理想,絲毫不見蕭條迹象。加上外圍股市大反彈,連超級弱勢股滙控(005)在美國ADR股價亦造好,難免讓人心癢癢想入市。
筆者手持淡倉,說三道四未免不夠客觀,但歷史告訴士佳,股市往往走在經濟之前,猶記得97年亞洲金融風暴,香港股市樓市大跌,初時市面上一樣未見蕭條,但踏入98年後,經濟情況便急轉直下。太遠的不說,去年第三季末,投資銀行雷曼兄弟因失救倒閉,引發金融海嘯,當時股市便先行下跌,但海嘯對實體經濟的後續影響力,卻在第四季度才徐徐顯現。所以,雖然現時市面仍彷似百業興旺,但筆者卻始終未敢樂觀。
海嘯冲擊陸續有來
農曆年前,任總曾警告金融海嘯第二波隨時來襲,專家估計將會由企業債券違約帶動,令大量衍生產品如CDO及CDS等爆煲,規模會比第一波的房貸風暴有過之而無不及。驟然聽來,實在恐怖,但除了企業債問題外,筆者更加憂慮奧巴馬的銀彈政策,皆因參眾兩院均控制在民主黨手上,8190億美元救市方案已暢通無阻地在眾議院通過,但新總統仍嫌金額不足,擬再推出15萬億美元(逾100萬億港元)救市計劃,如此天文數字,簡直就像無底深潭。
筆者相信,美國勢必要繼續發債,令國債泡沫進一步擴大,這個泡沫肯定更加恐怖,現在聽來好像危言聳聽,但金融海嘯爆發,本來就是黑天鵝事件,筆者相信在未來數個月,隨時陸續有來,投資者不妨先將目光遠放,別要被農曆年效應瞞騙。
張士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