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鄉郊偏遠山頭的鄺婆婆年逾八旬,家居電力裝置殘舊不堪,她擔心隨時發生意外,加上石屋外一片荒凉,令她倍添無助感。本報接獲鄺婆婆的求助個案,即轉介中電協助,並獲中電義工主動協助,為她更換一屋老舊電線,更趁歲晚為她進行大掃除及翻新居所,而蘋果日報慈善基金更送贈一部電暖爐給婆婆驅寒。來自四方八面的關懷,暖透婆婆心頭。
是次義務工作,將籠罩鄺婆婆居所的寒意一一掃走!1月17日的早上,記者提着電暖爐,與中電的20名義工同往婆婆位於屯門紫田村的石屋,除為她重鋪全屋電線,更進行打掃及在破舊的牆身髹上漆油,坐在柔和冬日下的鄺婆婆看到義工們落力地工作,臉上流露出滿足笑容。
靠生果金過活
85歲的婆婆於30年來一直居住屯門紫田村一山頭石屋,她原以養雞為生,後因年紀漸邁,體力難以應付,依靠微薄的生果金生活。一心在簡陋石屋平靜地度過晚年的婆婆,一直以來為着居所殘破的電線而憂心,惟更換電線涉及數萬工程費,她根本無力負擔。本報於去年底接獲鄺婆婆求助,記者即上門探訪,發現其家居電線極為殘舊且外露,電線箱更佈滿鐵銹,遂轉介中電尋求專業意見。
未幾中電義工隊聯絡人邦哥回覆本報表示可為婆婆提供協助,並派員到婆婆家中檢查,發現除電力裝置殘舊破損,不合乎政府的安全指引外,因她曾在居所經營雞欄,其電力裝置屬工業用的三相電箱,電費比一般家用的單相電高昂,且不能享用政府提供的電費回贈。經義工隊委員會商討後,決定義助婆婆重鋪及維修家居的電力裝置。
中電義工隊趁新年前出動,為鄺婆婆拆解家居「炸彈」──先重鋪全屋電線,並在適當位置裝設獨立插座,電箱則換成有漏電斷路保護的型號,更為全屋電燈裝上環保慳電燈,以減少電費支出,細心體貼。及後義工為婆婆髹漆、掃地,抹窗,忙了一整天,居所變得煥然一新,令婆婆喜上眉梢。
獲送贈電暖爐
最後中電客戶供電經理曾慶光為婆婆掛上迎春揮春,並送上食物福袋,祝福婆婆過一個豐足牛年,令她甜在心頭;而記者也將新購的電暖爐送贈婆婆,插上電掣並教導她如何操作,婆婆緊握記者的手,良久不放。那刻,終體會到中電邦哥的一番話:「一雙不願放開的手,就是我們在這兒的原因。」
「鄺婆婆」捐款編號:C2670
網上捐款: http://charity.atnext.com/donate
義工心聲:「幫到人 又學到好多嘢」
中電義工隊於1994年成立,為一班熱心中電員工自發組織,現已發展為超過600人的大隊,主要為社署轉介的有需要長者服務,服務範圍包括家居電器檢查及維修,以及探訪長者。是次為鄺婆婆更換電線,他們勞心勞力。義工隊聯絡人邦哥坦言,共花了10多個小時,包括進行前期工作,如檢查電力裝置、分段進行重鋪工作等。
曾助大澳災戶
義工隊的所有工作,都在公餘時間進行,資深義工江哥及達哥卻認為絕對值得。
「做義工幫到人就不在話下,其實自己都學到好多嘢。好似有次係帶一班傷健人士去戶外歷奇,活動前公司提供訓練班,教我哋點樣照顧傷健人士,拓寬咗我哋嘅知識,又可以為佢哋帶嚟歡樂,真係好開心。」江哥說起仍十分興奮。
達哥則和應:「最緊要係用到我哋嘅專業知識嚟回饋社會,好似上次大澳水災,我哋即刻去幫啲災戶重鋪電線,嗰種滿足感真係唔識講。」義工們臉上流露的真誠和滿足,足以反映他們服務社會的熱誠。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
電話:29908688
傳真:37112468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網址: http://charity.atnext.com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接收捐款戶口
恒生銀行:368-006565-001
中國銀行:012-898-00067655
滙豐銀行:580-198836-001
渣打銀行:447-0-6670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