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新年假期結束,政府及立法會又再開工大吉。鼠年仍未解決的政治難題,牛年自然要繼續面對;其中最麻煩的非雷曼迷債莫屬。尤其是鼠年將盡之際,證監會送了一份大禮給300多名雷曼迷債苦主,成功迫令新鴻基投資回購迷債,令不少苦主歡容再現!不過有政圈中人對單仁說,證監這份「大禮」恐怕令金管局總裁任志剛相當「頭痕」!
有立法會議員對單仁說,證監成功令新鴻基投資回購迷債,無非想向公眾及立法會證明他們「做到嘢」,也顯示監管機構「有辦法」令被調查對象乖乖交出回購迷債方案。反觀負責徹查銀行的金管局卻遲遲未有具體進展,銀行公會回購迷債方案更一拖再拖。現在既有證監「先例」,一眾立法會議員必定將矛頭指向任總,要求金管局「做嘢」,迫銀行公會盡快交出回購迷債方案。
難找銀行殺雞儆猴
有金融界中人對單仁稱,證監與任總就如何改革監管制度各持己見,無非想在保住自己「地盤」之餘,再借機擴張監管權力。今次證監「出招」成功,相信在政治上贏得不少分數;就算日後未必可以擴權,也為保住現有監管權力大增政治籌碼!
至於任總可以如何還招?商界人士普遍認為,任總若跟隨證監做法,迫銀行就範回購迷債,政治上與技術上不太可行,因為新鴻基投資回購迷債總金額只約8,500萬,任何一間銀行涉及回購的雷曼迷債金額卻隨時是新鴻基的10倍、甚至20倍以上,銀行又豈會輕易就範?
再加上他們有銀行公會支持,令金管局難以用殺雞儆猴手法找其中一間銀行「祭旗」,更重要的是議員收到的雷曼投訴中,相當數量是來自中銀香港。任總若然要迫銀行回購迷債,豈不是跟中銀「過唔去」?當然,若任總與銀行公會繼續放軟手腳,交不出回購方案,面對的政治壓力必越來越大。任總如何解決難題,就要看他到底有多少真材實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