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理溫家寶到瑞士出席世界經濟論壇,順道訪問歐洲,國內傳媒認定中國是全球經濟的救世主,歐洲國家能否避免衰退,中國將扮演重要角色,因而溫家寶此行是「信心之旅」,他會見當地華人時也多番強調對中國經濟有信心,也就是對中國的「保八」目標有信心。
去年十二月,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為今年經濟定下目標:擴大內需、促進增長,當中最根本就是「保八」,保住國民生產總值(GDP)以百分之八的速度增長,以免失業問題惡化,危及社會穩定。
但是,外國的投資專家、分析員、投資公司高層,公開質疑中國「保八」會困難重重,因為金融海嘯對全球經濟的冲擊,還沒見底,更沒有人知道何時結束,而對中國經濟的負面影響,將陸續出現。因此,世界銀行及摩根史丹利等,紛紛將中國今年GDP增長預測,調低至百分之七點五。
不過,與外國人的目光不同,中國的分析員及學者,都對「保八」非常樂觀,不僅因為中央政府推出了四萬億元等措施刺激經濟,銀行放鬆銀根去配合。更重要的是,對各部門及各級政府來說,這是一項政治任務,意味着同時也是各地諸侯的「死命令」:成功「保八」者,可升官,享富貴榮華;失敗者,要追究政治責任。
在此情況下,焉有不能「保八」之理呢?
因此,近日全國各省市自治區陸續召開地方兩會時,不僅強調要「保八」,還將目標提高至「保九」,而「保九」也成為各地諸侯的口頭禪。事實上,迄今已宣佈今年經濟發展目標的二十多個省市中,幾乎全部都把今年增長目標定在百分之九以上。這個目標,也是向各縣市官員立下的「軍令狀」,如果達不到目標,這些地方幹部同樣烏紗不保。層層下壓,「保八」絕不成問題。
正如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在澳門所說:只要精神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為了達成目標,各地政府當然殫思極慮,出盡法寶刺激經濟。當然,有些事不以人的意志轉移,特別是經濟規律,政府投入再多的金錢、推出再多政策,也不一定可起死回生。不過,各地方幹部還有一招撒手鐧,就是在數字上做點「手腳」,加點水份。就這樣,全國經濟絕對「保八」成功!
逢周二、五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