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最近一輪盈警期,相信市場在重新估計上市公司來年業績,不過市場也非全屬壞消息,日前國內環保電力股中電新能源(735)便公佈一份不俗業績,截至去年10月底止,中期業績扭虧為盈,由蝕約1383萬元轉賺2203萬元。
期內營業額由4.19億元大幅增長至10.61億元,增幅高達1.53倍,主要受惠於收購及竣工新能源項目,包括甘肅風電二期機組,已於去年第三季開始營運。從業績報表可見,集團超過1000兆瓦的總裝機容量中,大部份涉及水力發電,其次是風力發電及天然氣發電,這些都是獲國家大力支持的發電項目,在國策扶持之下,總算交出成績,不過其股價僅在昨日有較大升幅,過去幾個月大市反彈,中電新能源仍大幅跑輸。
國策扶持有優勢
業績同時顯示,中電新能源平均電價為每千瓦0.46元人民幣,較一般電企為高,不過也不及另一清潔能源股光大國際(257),據花旗最近一份報告指出,光國新收購的濟南項目每年發電量達1.9億千瓦,處理費及電費分別為每噸80元人民幣及每千瓦0.60元人民幣,即上網電價較高之餘,還可賺取垃圾處理費,相信不久將有更多上市公司朝這個業務發展。
另一間有從事相關業務的公司是保利協鑫(3800),不過目前業務仍是以熱電為主,這間上市時主打環保概念的電企,07年底甫掛牌即升至5.50元水平,惟年多下來已跌至0.57元,勁跌9成,去年出售水電業務之後,環保概念更少,欲吼相關股,還是光國與中電新能源較可取。
歐陽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