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娃娃 - 邁克

茶娃娃 - 邁克

《一百萬零一夜》有一句對白,我恨不得使橫手搶過來譯──並非懷疑獲得優差的專人功力水皮,而是那種乞人憎的沾沾自喜,他或她肯定不及訓練有素的我傳神。街童上電視參加有獎問答遊戲,主持人知道他目前在流動電話公司任職,懶幽默問:「我們每天收到的那些促銷電話都是你打的?」木無表情的他答:「不,我是助理,負責斟茶遞水。」問的一個陰陰濕濕笑了:「啊,原來是個茶娃娃!」印度人口中的茶和廣東話發音相近,那個為阿四而設的專用名詞,乍聽真的很像「柴娃娃」。影片我是在巴黎看的,職業病根深柢固,很好奇香港銀幕底下,那一刻操出來的字幕有沒有撞上嘻皮笑臉的親家。
我對褐色飲品在外國話如何說的興趣特濃,多少是被環境逼出來的──因為不喝咖啡,坐下來歇腳總不能次次飲可樂,只好折衷要茶。基本上這款源自中國的提神劑,在歐洲有兩種叫法,一定是紅鬚綠眼兒當年吹着貿易風到東方探險的時候,隨手帶回祖家的新名稱,前所未見的玩意無以名之,將就挪用當地人的土語。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西班牙,跟從的是閩南口音,在tea左右徘徊;複製自粵語的cha,則流傳在葡萄牙土耳其捷克──希臘我一時記不起,照地理形勢推測,似乎也屬於同一體系。有心研究這個課題,不能不關注百足咁多爪的荷蘭,奈何已經太久不曾涉足阿姆斯特丹,記憶空白,又不好意思請求黃耀明打擾周耀輝,只好從簡。
印度與斯里蘭卡距離這麼近,要取茶經怎麼繞到中國?莫非紅彤彤的錫蘭茶其實也和烏龍普洱同宗,移民後不但變心而且變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