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為應付金融海嘯第二波冲擊,環球救市行動亦不斷升溫,繼日本政府拯救企業後,英國及美國亦積極出招,當中華府在振興經濟之餘,更致力解決金融業信貸問題,並將於下周初公佈成立「壞銀行」(badbank),以收購有問題按揭等不良資產,冀紓緩物業斷供潮;英國政府則宣佈總值24億英鎊(約266億港元)的挽救汽車業方案。
華府成立「壞銀行」的消息,為近期積弱的金融股帶來強大動力,美國銀行、摩根大通及花旗集團股價一度漲8.7%至21%。歐洲金融股亦受追捧,萊斯銀行狂飆50%、AlliedIrishBank勁彈39%,蘇格蘭皇家銀行及巴克萊銀行亦分別升36%及19%。巴克萊經濟師海斯預期,英倫銀行在未來6個月將購入更多銀行資產,如同美國般印更多銀紙救市。滙控(005)主席葛霖昨在瑞士出席一論壇時則表示,若英國仿效,可能有助解決當前金融危機,問題在於細節上如何運作。他指出,對英國有幫助的政策應進行討論,但認為英國政府的注資行動,可能為部份銀行造成不公平優勢。
滙控葛霖盼英國仿效
彭博資訊引述消息指,華府下周初將公佈「壞銀行計劃」大綱,由於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擅長管理「毒資產」,並可透過發行其擔保的債券來籌集所需資金,故FDIC將負責管理「壞銀行」。
分析師稱,「壞銀行計劃」將釐定資產定價機制,當中要考慮華府可接收資產的能力、以及華府能否以低息融資收購「毒資產」,預料定價可能高於市價,盼鼓勵銀行恢復放貸。華府收購問題按揭項目後,亦將重組按揭條件,以免斷供潮惡化。
高盛經濟師哈齊斯早前說,全球信貸危機涉及損失可能高達2.1萬億美元,銀行界迄今只為當中9750億美元損失入賬,反映信貸危機尚未度過最壞時刻。美國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主席弗蘭克表示,希望華府盡快解決銀行不良資產問題,田納西州共和黨參議員科爾克則說,華府收購不良資產同時,亦可能接管部份陷入財困的銀行。
英政府266億救汽車業
英國方面,商務大臣曼德爾森周二宣佈,政府將斥資24億英鎊救助汽車業,包括協助車廠和供應商獲得貸款,以及為研發環保汽車提供貸款擔保等。不過,英國的救市規模遠低於工會要求的130億英鎊,卡廸夫商學院汽車業研究中心教授里斯批評,該措施難解決車廠短期面對的危機。
另外,彭博引述消息指,德國政府正考慮購入去年10月瀕臨倒閉的德國房貸商HypoRealEstate的70%股權,刺激其股價昨曾漲13%。
各國推出新救市措施
美國
救市措施: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將成立一家「壞銀行」買問題資產
英國
救市措施:政府用24億英鎊救汽車業,為其擔保貸款並資助研製環保汽車
德國
救市措施:消息指德國政府擬購入HypoRealEstate七成股權,變相將其國有化
日本
救市措施:透過日本政策投資銀行(DBJ),向集資困難中小企注資1.5萬億日圓
澳洲
救市措施:設40億澳元過渡基金,維持重要商廈項目的現金供應,助建造業度過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