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下籤不懼 逆境不畏 - 盧峯

蘋論:下籤不懼 逆境不畏 - 盧峯

新任行政會議成員、鄉議局主席劉皇發既不是民選代表,也不是政府首腦,甚至連政府高層官員也不是,由他來為香港到車公廟求籤實在有點名不正、言不順,實在有點莫名其妙。不過,劉皇發為香港求得下籤倒相當合乎現實情況,倒跟香港的經濟展望相距不遠,因為今年不管是香港或全球經濟前景都不樂觀,都面對「自身不安、求財不遂」的困局。
只要看看昨天本報國際版的頭條新聞就清楚知道今年經濟前景實在不妙。美國重型設備生產商Caterpillar全球裁員二萬人,輝瑞藥廠裁員八千人,HomeDepot裁員七千人,菲利浦裁員六千人……。單單是今個星期,已有超過十萬名在大企業工作的人失業,因此而受牽連的中、小企業數目將會更多,影響的範圍將會更廣。換言之,過去幾天已有數十萬人失去工作,失去原來穩定的收入。
而且,裁員潮將會持續一段時間,誰也說不準企業包括大企業甚麼時候可以站穩陣腳,停止收縮,停止裁員。而在裁員減薪的風潮下,在消費及投資萎縮下,在金融、建築、製造、化工等百業收縮的情況下,全球經濟只有不斷惡化,香港經濟只有低處未算低。劉皇發求得下籤不是很正常嗎?
還有一個值得憂慮的問題是中國經濟。過去幾年,中國經濟高速增長,每年增長率高達百分之十以上,有些年份更高達百分之十三。這個新的經濟火車頭不但為全球經濟帶來動力,更為香港的零售、旅遊業增添巨大的購買力。但金融海嘯對中國的影響比大部份人的預期嚴重,去年第四季中國經濟增長只有百分之六點八,比過去七、八年的平均增長率低得多。未來兩、三季由於外圍經濟情況惡化,倚賴出口的中國經濟將會進一步放緩,甚至無法達到增長百分之八的目標。要知道中國經濟要保持強勁增長才能吸納新增的勞動力,才能避免大量勞動人口失業的問題,才能保持社會穩定。假若中國經濟真的顯著放慢,假若中國經濟增長比第四季的百分之六點八還不如,那不僅會令中國的消費者及遊客減少,中國社會更可能出現各種各樣的不安及躁動,影響社會穩定。
對日益倚賴中國經濟,倚賴中國消費者的香港來說,這樣的前景跟「下籤」不是很接近嗎?
毫無疑問,未來一年香港經濟將會逐步陷入泥沼中,不利的經濟消息將會一個接一個,企業倒閉及裁員的消息將會陸續浮現,各方面都要有過緊日子的準備。幸好,香港整體抵禦經濟危機的能力及經驗比以前強得多。首先,政府的財政儲備比以前更豐厚,它有能力確保各項社會服務不因經濟下滑而縮減,它有能力繼續為有需要的市民提供安全網,它有能力在經濟低迷下增加投資,紓緩經濟的跌勢。另一方面,私人企業特別是大企業財政穩健,即使未能作出大規模投資,也沒有需要縮減經營的規模。
更重要的是香港的資產市場並沒有像英美那樣的龐大泡沫,負資產的問題不會像九七、九八年金融風暴後那樣嚴重,私人投資及消費不會像九七年後那樣大幅收縮。
因此,只要特區政府不鹵莽行事,只要社會保持穩定,不自亂陣腳,香港是有能力克服牛年的經濟逆境的。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