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經濟環境變差,大部份人都變得節儉,消費講求花得要有價值。
不過,有外國報章專欄提出精明消費的貼士,卻換來一些讀者責罵。作者有以下回應,值得身處物質掛帥社會的朋友反思。
其實該作者在開專欄前,曾考慮到讀者會否覺得他是一個很cheap的人,他說,自己亦曾是一個想也不想,便花錢購物的人,但自從育有三名小孩後,花費開始有所改變。
雖然他現在很討厭浪費,但亦相信節儉不一定是美德,最重要是在兩者中取得平衡。他認為很多人希望,將所賺的每分錢都用來享受人生,但他指出,人需要物質享受,但花費卻不是享受的全部。除了購物,他亦享受閱讀、寫作、遠足、與家人及朋友共度時光,這些花費不多,但心靈更感滿足。
花費非享受的全部
出現信貸危機、金融海嘯的其中一個原因,是大家都過度消費。消費需要財富,而財富是由借貸所得,泡沫爆破,最後落得財富蒸發的局面。
該專欄作者說自己選擇了謹慎消費原則,是希望未來生活過得更好,當然讀者可以有其他的選擇享受其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