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為止,我最喜愛的宮崎駿作品仍是《哈爾移動城堡》及《百變狸貓》。新作《崖上的波兒》跟前兩部片相比,最大的特點是簡單。全手工畫,線條簡單明快,畫面簡單清新,人物簡單純真。
當然,大師仍貫徹環保話題,你當然可以發揮聯想,把人和魚之間的糾葛想像成人類和海洋之間的故事。可是,我卻覺得,把自己還原成一個五歲的孩子,透過孩子純真的眼睛去看這部片子,自有一種簡單的快樂。
我情願把它看成最簡單的故事,關於友誼、愛情,信賴以及承諾。
一條魚和一個人相愛了,因為愛,魚兒生出了四肢,因為愛,魚兒放棄了魔力,因為愛,魚兒離開了海洋。同樣的,因為愛,那個人不問魚的出身,不計較魚放棄了甚麼,不介意魚變成甚麼模樣,甚至,也不在乎魚會不會帶來災難。一切的一切,在愛面前,都變得無足輕重。
魚和人之間彼此信賴,人對魚的承諾從未動搖過,魚對人的信心亦不曾有一絲一毫的軟弱。
愛是簡單的,友誼是簡單的,堅守一份承諾也是簡單的。世界本來就是簡單的。
透過孩子的眼睛望出去,雖簡單卻美好。因為他們還沒成熟到質疑這個世界。
踏入牛年,一切從簡單開始,讓我們用孩子般的心靈,去發現這個世界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