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Mac機創意無限25年<br>成功簡化電腦操作 「袋裝革命」還看iPhone

蘋果Mac機創意無限25年
成功簡化電腦操作 「袋裝革命」還看iPhone

廣受電腦用戶愛戴的蘋果Mac機,昨天(周六)度過25歲生辰。Mac機由蘋果教主喬布斯(SteveJobs)一手開發,25年間不斷改進,至今仍是蘋果的旗艦產品。但業界指出,Mac機長遠的影響力會逐漸式微,因為電腦業已趨成熟,未來發明是朝電腦袋裝化的方向邁進,蘋果未來25年能否掀起另一次IT革命,就要看他們能否把iPhone的功能推上一層樓。

25年前,電腦用戶要輸入文字指令,使用不便。喬布斯在1984年1月24日,跟好友沃茲尼克(StephenWozniak)推出Macintosh(簡稱Mac)。它結合了圖形介面和滑鼠的優點,配合在美國超級碗比賽期間播放的電視廣告,瞬即深深吸引準買家,並將桌面電腦打進大眾市場,蘋果革命就此展開。

經濟逆境中業績仍穩健

當時Mac機售2,500美元(19,500港元),價錢毫不便宜,44歲的科爾尼維特回想在1989年,她把準備用來結婚的錢,花了一半來買了一部Mac機,作為她的第一部家用電腦,覺得是物有所值,因為當時Mac機很型,哄動情況不下於現時的iPhone。
Mac機之後不斷升級,今天的Mac機功能多多,外形和款式也越來越型和多樣化,包括有全球最薄的手提電腦MacBookAir。
Mac機踏入25周年,適逢爆發百年一遇的金融海嘯,電腦和電子產品市場萎縮,加上舵手喬布斯被傳胰臟癌復發,要放半年悠長病假,但蘋果股價仍能在逆境中企穩,去年第四季度純利達16.1億美元(125.5億港元),創季度新高。
專家指Mac機短期內仍可維持在電腦業界的影響力,但長遠形勢並不樂觀。蘋果業績理想主要歸功iPod和iPhone銷情超乎預期。事實上,電腦業未來大方向是微型化和便攜化,能放進袋內的智能電話就是大勢所趨,意味Mac機影響力會消退。科技顧問公司CreativeStrategies首席分析員巴賈連指出,電腦正處於「袋裝化」的初期階段,蘋果iPhone率先走出第一步,未來帶領變革的主角是iPhone,而非Mac機。

網上軟件取代硬件地位

除了面臨iPhone衝擊,Mac機在雲端運算(CloudComputing)時代顯得格格不入。雲端運算是指科技應用「服務化」,用戶通過互聯網來使用服務,例如Google網上應用軟件程式等,取代硬件成為電腦界主角。Gartner電腦分析專家斯馬爾德斯指出:「電腦業在未來兩至五年會有巨變,蘋果面臨最大的挑戰是如何在雲端運算時代脫穎而出。」
美國有線新聞網絡/《聖何塞水星報》

iPhone3G去年中推售,所掀起的熱潮,比Mac機更激動人心。法新社

Mac電腦25年演變與蘋果股價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