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繩平和祈念公園」(上) - 李純恩

「冲繩平和祈念公園」(上) - 李純恩

一九四五年,太平洋戰爭打到尾聲,美軍統帥麥克阿瑟將軍看中了日本冲繩島在太平洋上的戰略位置,揮軍攻打。
美國在長條形的冲繩島中部登陸,分成兩路,攻南打北。北部人煙稀少,戰鬥很快解決。南部以那霸市為中心,是日軍主力所在,頑強抵抗,慘烈的戰爭打了三個月,美軍出動一千四百多艘戰艦和幾千架次的飛機狂轟濫炸,那霸市幾乎夷為平地。
在這場戰爭中,日本軍民死亡二十多萬,佔當時冲繩總人口的三分之一。日軍把這場戰爭稱為「玉碎戰爭」,取義「寧為玉碎,不作瓦全」之意。為了成全這個名稱,在已無勝利指望的時候,日軍要求冲繩島民跟軍人「同生共死」。結果,大批無辜的島民被押往海邊,跳崖、槍斃,為軍人陪葬。
這是冲繩人最慘痛的記憶,在陪葬的那一刻,他們覺得日本佔了琉球王國,把他們從琉球人變成冲繩人,但實際上,沒有將他們當自己人。
美軍佔領冲繩之後,把許多冲繩人從日軍的魔爪下救了出來,有些中槍沒死的,也由美軍醫治活命。
冲繩被美軍佔領之後,因為美軍的霸道,比如發生汽車撞死了人不了了之之類的事情,曾經引發起很大的騷亂,並觸發了主權回歸的運動,以至在一九七二年,美軍正式將冲繩歸還日本。
一九九五年,為了紀念這一場二戰時期唯一發生在日本本土的慘烈戰爭,冲繩建立了「平和祈念公園」。這是一個大型的紀念設施,佔地極廣,矗立在太平洋畔,松濤海浪相伴,莊嚴肅穆。
中國遊客不大喜歡去那裏參觀,因為覺得那是日本人自招的痛苦。但是,如果你到了那裏,前後左右仔細看看,觀感就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