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日有位署名「f」嘅朋友問,敏妮可唔可以講吓保險,好似壽險同醫療保險。事先申報,敏妮唔係保險從業員(當然neversaynever)。入正題,雖然敏妮多次喺呢度講,部份保險,尤其有投資成份嘅保險,其實唔係咁值,但敏妮同意,喺整個個人理財策劃中,保險不可或缺。
視乎需要及budget
要買,但買乜?點買?買幾多?幾時買?呢啲都係問題,都唔可以靠問保險經紀,呢一樣要緊記。先講壽險,保險公司打開門口做生意,為咗吸引唔同客戶,推出五花八門嘅產品。其實對於保險公司嚟講,每樣產品都係計過成本,再加一定嘅利潤嚟定價,唔會做蝕本生意。所以理論上應該唔會有邊隻保險特別抵買,邊隻唔抵買。當然理論同實際點都有啲距離,差在距離大定細。
既然理論上冇話抵同唔抵,咁買邊類壽險產品就視乎需要同budget,更重要係知自己點解要買。舉個例,如果一個啱啱出嚟做嘢嘅年輕人,得萬鬆啲蚊人工,父母已經退休。咁就要諗,如果呢位年輕人離開世界,佢父母會頓失依靠,但以佢得萬鬆啲蚊人工,要畀家用又自己使,每個月剩到嘅錢唔多。
喺呢個case相信買保險係留畀父母日後生活所需。父母已退休,按法定退休年齡65歲,人均壽命大概80幾歲計,即係要為佢哋預備廿幾年生活費。
冇一本通書個個啱用
跟住要計數,廿年生活費即係要幾多錢,呢個就係你要買嘅保額。之後當然係睇budget,買份保險嘅保額要夠兩個人廿幾年生活費,一般壽險保費應該唔平,咁可以揀定期壽險,價錢平好多。雖然定期壽險會按年加保費,但由於case主角係年輕人,加極有限。
當然唔同人有唔同需要同考慮,冇一本通書可以個個啱用。
溫敏妮
http://wanmanli.com/blo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