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你甘願這樣吃下了肚? - 何佩芬

糖,你甘願這樣吃下了肚? - 何佩芬

何佩芬 自由撰稿人

台北時間二十一日凌晨時分,筆者忍着睡意,觀看了美國第四十四任總統奧巴馬的就職典禮,見證了美國民主路途上歷史的一刻,當下心中的感動,真是無法言喻!這感覺,就如去年五月二十日馬英九宣誓就任總統之時所帶給我的感動。

奧巴馬就職典禮,與馬英九宣誓就任場面(右圖),令人動容。

香港民主之路何在

奧巴馬與馬英九的當選,對於同樣擁有族群問題的美國與台灣,的確有相同之處與歷史代表性。當選的一刻,除了代表選民的跨越了族群藩籬的進步,也呈現了民主路程的再一次躍進。可惜,馬英九政府上台後的施政表現令人不滿意,再加上國際大環境的每下愈況,屋漏偏逢連夜雨地讓新政府的滿意度跌到谷底。
奧巴馬的狀況卻又不同,畢竟他是在水深火熱中就任,沒有空間唱虛幻的高調,只能馬上埋頭猛幹拿出表現,因為在民主國家中,選民才是政府的老闆、國家的主人,會用最無情與嚴厲的標準,來檢視政府一切作為。
在感受美國與台灣的民主氣氛之時,突然間,我想起了另一個我很喜愛的城市「香港」。香港的民主之路走到了那裏呢?
前年底港島區補選,陳太當選後,筆者曾寫過文章表達對香港民眾努力爭取普選之意志的敬佩與讚許。但隨着所謂的普選時間表出爐,普選這名詞,彷彿漸漸地淡出香港人的生活,無聲無息了。
還記得二○○三年七月一日,五十萬香港民眾為反《基本法》二十三條立法而走上街頭,那壯大的場面,至今仍深深烙印在筆者心中。曾幾何時,民主的氛圍卻大大不同了,但香港依舊是香港,港人仍然是港人,普選終點仍舊未達,民主之路依然遙遠,究竟是甚麼改變了爭取民主的那份熱切呢?
中央每每出手打救香港經濟的政策,在民生上可能真是糖,可以解一時之苦。但隨着港人對於給糖的期待越來越高、依賴越來越重,那糖……卻也在不知不覺中,軟化了港人爭取真正民主的意志!
近來香港公務體系發生了相當多的失誤,公家醫院連出紕漏(明愛事件、失嬰屍事件、懷疑殮房集體收賄……)、警隊紀律醜聞不斷、特首任命行政會議成員遭質疑酬庸、特首推遲政改諮詢……,對於這些事件,除了媒體批評幾日,然後政府出面表示會跟進、會檢討,之後再也沒下文,直到下個問題再度爆發。
對大多數香港人而言,這些問題或許真的只是「幾日新聞」,但身為納稅人的你,會不會想問一下「為甚麼政府問題越來越多?為甚麼公務員越來越膽大妄為呢?」道理很簡單,就是因為政府不受你的選票規管!只須向京官報告的政府,又怎會在乎與理會你納稅人呢?
台灣擁有民主,當然,民主制度所產生的政府與所組成的公家體系,也會有紕漏、也會有貪污,但民主可貴之處,就在於民眾的選票,可以發揮監督與制衡的作用,所以問題發生時,總會有官員下台負責,就算不下台,也會道歉再道歉、彎腰再彎腰。至少,用選票選出的政府,不敢對人民傲慢,也不敢對人民毫無解釋。
筆者以台灣民主為榮,卻也羨慕香港經濟自由與法治健全,所以,我常常在想,倘若經濟自由度世界第一的香港,有朝一日也能夠擁有及落實真正的民主制度,那麼這顆位於中國邊陲的東方之珠,肯定會是一個耀眼世界的偉大城市!

這糖充其量是代糖

港人啊,如果你真的甘願香港被評為「不完全民主地區」,如果你真的不在乎特首推遲政改諮詢的傲慢作為,如果你從此對普選不再發聲,如果你真認為由中央主導下所「恩賜」港人的普選時間表與內容是一顆糖,並甘願吞下,終有一日你必會發現,這糖充其量不過是代糖,只有甜味卻無內容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