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下跌<br>PPI負增長內地陷通縮

價格下跌
PPI負增長內地陷通縮

金融海嘯令全球需求急促下降,中國08年12月亦步入了通縮,表現較市場預期為差;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PPI)負增長1.1%,為6年來首次出現通縮(11月為增長2%);消費物價指數(CPI)增幅只有1.2%,為兩年半以來低位(11月增幅為2.4%)。
摩根士丹利報告稱,上游價格走低,將令09年內地將出現CPI負增長0.8%。中金報告指,雖然食品價格反彈,但非食品價格加速下跌,產能過剩和大宗商品價格下跌,為引發通縮主要因素。
瑞銀報告認為,今年首數個月中國CPI均會出現通縮,因為去年同期基數較大;除食品燃料外的核心價格仍受向下壓力,因為需求疲弱及成本降價;因此預期政府繼續寬鬆貨幣政策,今年料減息54至81點子;並是好時機調升公用服務及資源價格,全年預期CPI增長0.2%。

食品價格反上升

市場與國家統計局看法有相當差點,局長馬建堂表示,09年消費物價目標為4%,這亦當局對未來物價走勢的看法。
馬建堂又回憶08年2月通脹高峯時,通脹率達8.7%,透過一系列政策,用了半年便將通脹控制在5%以內,成果得來不易;1985至1997年間,中國曾3次出現通脹率逾8%的情況,當年用了12至52個月,才將通脹控制在5%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