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toFace:<br>破格潮獅 唔好亂擒!

FacetoFace:
破格潮獅 唔好亂擒!

3姜與老夫子,一個是潮人,一個是做傳統獅頭的大師傅,風馬牛不相及,但一個「潮獅展」,除把兩人拉攏起來,更將傳統與流行文化結合,連阿葛也來湊熱鬧,將其招牌啞黑色噴在獅頭上,有型出位。

記者︰黃家欣
攝影︰譚盈傑、梁細權

老夫子

原名林明國,馬來西亞人,60歲,因貌似漫畫人物老夫子得此外號。10多歲開始練習舞獅,有超過20年做獅頭經驗,是行內有名大師傅,全球有華人的地方,都會見到老夫子做的獅頭。

3姜

本地潮流製作單位TraditionGroup主腦,出身舞獅家族,哥哥姜偉忠是其名下金龍醒獅團總監,獲獎無數,曾為國家領導人獻技。他自小耳濡目染,愛醒獅,一心將傳統與潮流結合,策劃今次「潮獅展」。

■先在獅角「掛彩」,綁上紅色絲帶。

■用毛筆沾上朱砂,由眼睛開始點起。

■點勻全身,包括眼耳口鼻角、背脊和手腳。

姜=3姜老=老夫子

獅界第一代潮人

潮人3姜找12個潮流單位與不同醒獅團合作,設計12隻潮獅,還得到醒獅界大師傅老夫子全力支持,原本以為是新舊文化Crossover,怎料老夫子早已行前幾步革新傳統,稱他為醒獅界第一代潮人也不過份。
姜︰老夫子是舞獅界活字典,每次跟他談舞獅,他會像開了摩打般,不曉停。難得像他這樣擁有傳統手藝的大師傅,也不墨守成規,除改良獅頭物料和結構外,連造型也非常破格,例如他的代表作「銀獅紅毛」。
老︰傳統獅子只有黃、紅、黑、青、白五色,分別代表劉備、關羽、張飛、趙子龍、馬超,後來劉備稱帝,他的獅子變為彩色,集黃、紅、黑、青、白於一身。我認為,獅頭不必限顏色,於是開始用雷射紙、螢光顏色來畫獅頭,「銀獅紅毛」的紅毛是我首創,以前的人用纖維難上色,我用羊毛染成紅色貼上獅頭,除了搶眼,毛身亦變得更順滑。
姜︰對呀,他的創意得到國際品牌Dunhill、Cartier等青睞,就連海洋公園也曾邀請師傅度身設計獅頭。
老︰1998年Dunhill拍廣告,找我替他們設計一隻專用獅頭,用上Logo的紅白顏色,我還在獅頭上畫了個Logo,行內人一聽到Dunhill獅頭,就知道是我作品。
姜︰我辦潮獅展,把獅頭交到不同潮人手上,不設任何限制任由發揮。有人問我畫獅頭有何禁忌,我叫他們別理會,只要把獅頭當成畫紙,變成一件藝術品,只有這樣才有新衝擊。像阿葛,把獅頭噴成啞黑色,匪夷所思,最初都擔心大家接受不了,但出來的效果很有型。
老︰創新才可吸引年輕人注意,只要尊重舞獅,別搞得太離譜便可。

當年為Dunhill設計獅頭,還親自到拍攝場地作指導。(網址︰ http://hk.youtube.com/watch?v=DwUSn4Tt0IE)

可愛造型唔嚇細路

為接近群眾,舞獅傳統不斷改變,就連獅頭面相也不像最初般的惡形惡相,老夫子說就算是卡通獅頭亦沒問題。不過變通歸變通,舞獅文化源遠流長,有些習俗,也要堅持。
老︰我7歲學醒獅,16歲在馬六甲拜師,我的師傅們講好多古仔,叫我們要變通,別像古老石山,所以我千方百計想改良獅頭和醒獅表演。
姜︰師傅其實不斷在改良傳統,只是有時連他自己也不察覺。他在1980年做了一隻「銀獅藍毛」,非常出位,因為當時的獅頭顏色仍很保守。
老︰我做「銀獅藍毛」,只是留給自己專用,因為我怕別人接受不到,怎料當時有間化妝品公司看中了我那隻獅頭,找別的師傅去複製,可惜其他人根本做不出藍色的獅毛,結果變成不倫不類。
姜︰老夫子的獅頭具個人風格,基本上我們在街上見到的,都會認得出是他做的獅頭。他做的是佛山獅,與本地流行的鶴山獅不同,獅頭較窄面相較惡,師傅近年把獅頭畫得很Cute,不再惡形惡相嚇壞小朋友,現在的獅頭很平易近人。
老︰想得出,任何花紋都可以畫,連紋身圖案都可以畫,創新才能帶出潮流。中國以前無五毛獅,五種顏色的獅毛是由我帶起的;1999年我做了一隻橙色毛的獅子參賽,那是全球唯一一隻橙色獅子。
姜︰做獅頭真的沒有禁忌?甚麼也可以畫上去?
老︰做獅頭沒甚麼禁忌,反而舞獅有些規矩不能犯,例如那次Dunhill廣告,要拍一隻獅子擒着另一隻獅子,我說這樣不行,因為傳統醒獅的獅子是雄獅,如果擒在另一隻獅子身上,則表示對方是母獅,相當侮辱。
姜︰醒獅文化有沒有流失了的傳統習俗?
老︰點睛儀式,現在一般只在獅子的眼睛點睛,其實根據一百多年的傳統,點睛是有一套口訣的,而且是從掛彩開始,把紅色絲帶綁在角上,然後從眼、耳、口、鼻、角、背脊、手、腳等部位逐一用毛筆畫上朱砂,表示賦予獅子靈性,把邪氣惡運都趕走。

■一談到舞獅老夫子便興奮得手舞足蹈。

勁過百老匯

做獅頭是一門藝術,舞獅又是另一回事。3姜說醒獅好比中國的X-Game,從官能刺激中得快感,即使跌倒也是笑着跌,那邊廂老夫子把舞獅發展成舞台劇,有歌有舞,勁過百老匯歌劇。
老︰舞獅很講技巧,一隻獅頭只有眼、耳、口可以郁動,表情要配合肢體動作,真的要把自己當成一隻獅子。
姜︰我們常說採青,其實不同的「青陣」代表不同劇本。
老︰無錯,每個青陣都有古仔,小時候我家很窮沒玩具,最喜歡聽大人講這些故事,幾十年來聽了不少,例如「馬前覆水」陣,講一個窮書生被妻子嫌棄,於是發憤讀書,最後高中狀元,妻子回來乞求書生原諒,書生命人在馬前傾倒一盆水,如妻子能把覆水全部收回,便與她再續前緣。
姜︰不要以為舞獅是亂舞,或者像耍功夫,其實舞獅更接近一齣戲劇,只是透過一隻獅子的動態去表達故事。
老︰我在馬來西亞把醒獅變為獅劇,加入中國舞、山歌對唱元素,令表演更豐富。
姜︰在香港,我希望醒獅活動可吸引年輕人,把醒獅當X-Game般玩,像梅花樁那些高難度動作,一樣挑戰極限,又富官能刺激,很有快感。
老︰其實傳統舞獅沒有梅花樁,是我們創出來增加觀賞性,高空舞獅,可以表演獅子在空中的動態,同時增加難度和刺激。
姜︰以前舞「地獅」,體格強健的師傅舞獅頭,上梅花樁,前面的師傅要比後面的師傅輕5公斤,重心在後面才穩陣。

■3姜說玩梅花樁好比X-Game般刺激。

後記︰老夫子說平均七天做起一個獅頭,全年無休,每年做逾百隻獅頭,他入行20多年,保守估計已做了逾二萬隻獅頭。即使已到了合上眼也識畫的地步,老夫子仍然熱愛這份工作,說起舞獅便手舞足蹈地示範,談到舞獅的典故,他說︰「可以講幾個通宵。」3姜在旁見他如開了總掣般滔滔不絕,連水也沒空呷一口,亦只好笑笑口說拿他沒辦法。

■葛民輝設計的黑獅頭,舞起來像小狗般可愛。

■關楚耀的金色獅頭很搶眼,把最愛的煲呔(藍圈)放在獅頭上。

■鄧穎芝設計的粉紅獅頭,竟裝上CD(藍圈)。

■形象設計師Kaka的「蕾獅」,玩食字,一身喱士,穿上迷彩軍服,相當有型。

■攝影師SunnyLau設計的英文醒獅,貼上一身英文報紙(藍圈),象徵中西文化交流。

■吳日言的石獅將泥沙鋪在獅頭上,希望喚醒新一代接觸醒獅文化,免得獅頭成為出土文物。

朗豪坊×Tradition潮獅展

地點︰朗豪坊4樓通天廣場

表演時間︰
1月23日7:00pm《醒獅遍地灑黃金》,9:00pm《三國志之桃源結義》;1月24日7:00pm及9:00pm《雙獅報喜迎笑佛》;1月25日9:00pm《醒獅飛躍龍門陣》

查詢︰ http://www.langhamplace.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