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業績期臨近的這幾個星期,公司業績預警者多,盈喜者少,即使早前中信銀行(998)預告去年全年多賺超過60%,或至少賺133億元人民幣(下同),由於公司去年首三季已合共賺125億元,即去年第四季僅賺8億大元,表面盈喜,實為盈警。
昨日收市後再有H股發出盈警,今次輪到基建股中國中鐵(390)。受惠於國內4萬億元基建計劃,一眾基建股自去年10月以來都有亮麗表現,但踏入今年後,相關股份跌幅頗為驚人,莫非連國內基建股都咁差?
根據盈警通告,中鐵預期去年淨利潤減少超過50%,雖然主營業務正常開展,但由於外滙市場大幅波動,令在境外以外幣形式存放的H股募集資金產生較大滙兌損失,致集團業績下降。
外滙淨損失近20億
自中信泰富(267)去年公佈炒澳元Accumulator出事後,多家公司主動作出外滙持倉披露,中鐵亦係其中之一,當時表示去年首三季H股募集資金共產生存款利息收入5.87億元,滙兌損失23.51億元,因結構性存款產生的淨損失1.75億元,合計淨損失19.39億元。
去年10月澳元兌美元最低跌至0.6011水平,較7月下旬高位貶值達40%,令持有大量澳元存款及資產的中鐵損失慘重,至今年初澳元兌美元曾漲至0.72以上,大大紓緩其持倉壓力,但最近又跌回0.65水平,若中鐵持有紐元,損失更勁。要準確評估中鐵盈利表現,竟然要睇埋外滙市場,日後買賣中鐵股份,是否同時要睇圖估澳元走勢?管理層還是快快平倉揸回人民幣好了。
歐陽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