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港首項交叉換肝手術創造奇蹟,同時救回肝病患者蘇偉崙及馬先生,偉崙的小姨蘇寶珍卻為此感染惡疾。她接受捐肝手術後患上嚴重併發症,導致肝衰竭,本周二再度接受開肚手術。一周內捱了兩刀的寶珍正在深切治療部留醫,蘇家再次從天堂掉進地獄。獲寶珍捐肝救命的馬家默默禱告,祈求幸運之神勿遺忘寶珍。記者:白琳、梁瑞琼
蘇寶珍上周二在瑪麗醫院捐出三分一肝臟給馬先生,馬太則捐肝給偉崙。據了解,寶珍捐肝後發高燒,遭確診併發腹水感染,本周二再接受開肚手術,清洗手術傷口,未知由何種細菌引發。她現時在深切治療部留醫,須插喉呼吸,情況穩定,正接受消炎針治療。由於藥力未過,她昨尚未完全蘇醒,須在深切治療部接受觀察最少三至五天。
一般捐肝者需兩至三個月才能恢復肝功能,如今寶珍手術後一周即併發腹水感染,令本來元氣大傷的肝臟進一步衰竭。據悉,院方有信心可控制其病情,一旦感染受控,肝功能就會回升,現時未考慮替她換肝。消息人士不肯評論一旦寶珍的病情惡化,會否安排換肝。
「開頭只係想救姐夫」
珍本周一出席記者會時已感不適,經常閉目低頭不語,在旁的姐姐及姐夫不時輕聲慰問,她只搖頭示意沒大礙。寶珍會見記者十多分鐘後提早離場,臨走前氣若游絲的說了一句感受:「開頭只係想救姐夫,原來可以救番馬生同馬太。」
記者昨在瑪麗醫院碰見容顏憔悴的蘇太。當時她在家人陪伴下坐在深切治療部門外等候,但對妹妹患併發症一事不願多談,「佢有少少發燒,未知幾時出院,等醫生決定。」當記者表示得知寶珍正在深切治療部留醫,她只回應「𠵱家唔講得住」。她又指丈夫偉崙康復進展良好,現時可如常進食。
馬太:成日鼓勵佢
手術後與寶珍同房的馬太向本報表示,最初寶珍精神不錯,兩人有講有笑,但她不久就發燒,「佢冇晒胃口,講嘢最多一句半句。我成日鼓勵佢,叫佢飲多啲水,話好快就出到院。」
據了解,寶珍捐肝過程順利,院方暫沒發現手術步驟出錯。本港每年有40多宗活肝移植個案,僅2至3%出現嚴重併發症,包括腹水感染及腹膜炎等。消息人士說:「咁長時間(8小時)嘅大手術,好難100%避免(併發症)。」以往所有捐肝者接受手術後均能康復出院,但曾有一名捐肝救夫的女士完成手術三個月後,突然患上十二指腸潰瘍離世,但未能確定與換肝手術有否直接關係。
消息人士又相信,寶珍的個案不會動搖市民對移植活肝的信心,院方也不會因此暫緩交叉換肝配對計劃。因醫護人員一向為捐肝者詳細解釋手術風險,才讓捐肝者簽署同意書,「捐肝唔等如捐血,大手術都有風險,捐肝者係想救人一命,先肯接受呢個風險。」
交叉換肝家庭四人狀況
馬先生:病情反覆,肝酵素不時偏高,須繼續留院觀察
馬太:迅速康復,前日出院
蘇偉崙:康復進度良好,仍然留醫
蘇寶珍:捐肝後併發腹水感染導致肝衰竭,本周二再接受開肚手術,正在深切治療部留醫
資料來源:消息人士及病人家屬
兩「肝」相照:馬太為戰友每日祈禱11小時
這邊廂蘇寶珍因捐肝給馬先生出現嚴重併發症,那邊廂捐肝給蘇偉崙的馬太迅速康復,前日出院。她現時每天朝九晚八不停為寶珍祈禱,期望她早日康復,「我哋係戰友,一定會一齊打贏呢場仗。」
「等佢康復做好朋友」
馬太現時留在家中休養,手術傷口仍然疼痛,走路不時氣促。她的12歲女兒看見媽媽回家就笑逐顏開,晚上嚷着與她一起睡。一家平安的馬太衷心感謝寶珍的付出,「多謝佢喺咁危急嘅時候肯踏出呢一步。我好佩服佢,唔係人人都做得到。天父關顧我,令我康復得咁快。我每日朝九晚八不停為佢(寶珍)祈禱,希望佢早啲出院。」
她對寶珍須再接受開肚手術感到難過,但有信心她會康復,「要捱第二刀,復原就要耐啲。我哋係戰友,一定會一齊打贏呢場仗。我哋講好咗等佢康復,成家人上佢屋企探佢,做好朋友。」
馬太說,丈夫對寶珍的病情憂心不已。他與偉崙同房,每逢蘇家前來探病,他即第一時間查問寶珍的情況。馬先生原本計劃在過年前出院,與六兄弟姊妹一起吃團年飯。但馬太指丈夫的病情反覆,不時肝酵素偏高,因此仍須留院觀察,或需在病房過新年。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