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區政府表明不會延遲最低工資立法,下月底並成立最低工資委員會跟進,勞工界自然拍爛手掌,因為最低工資立法沒有步政改後塵,成為金融海嘯下的犧牲品。單仁聽聞勞工界對這個委員會寄望甚殷,準備派出勞工界重量級人士應戰,因此去年無緣重返議會的劉千石及陳婉嫻這兩位重量級工運領袖極有機會重出江湖,在新的平台上再作戰。
最低工資委員會共有13名委員,其中三名代表將來自勞工界。有勞工界人士透露,三個名額預料會由工聯會、勞聯及職工盟三大陣營瓜分。由於委員會的勞工界代表需要長時間與來自商會及當局的代表討價還價,而且不時要向轄下工會摸底,因此必須由具江湖地位的人士出任。
由於當局表明不希望由立法會議員出任,因此李卓人、黃國健及李鳳英等人獲得「先天性豁免」,數來數去依然具份量的工運領袖,只剩下工聯會的嫻姐及職工盟的劉千石等。單仁聽聞,工聯會極想由嫻姐擔大旗,卻擔心煲呔會否因為與嫻姐向有積怨而否決有關人選。不過,工聯會也有另一選擇,就是曾任立法會議員的梁富華,相信梁富華必定能夠過得了煲呔那一關。
勞聯難選人才
職工盟由阿石出戰也有其因由。阿石爭取最低工資經年,與當局及商會交手的技巧也出神入化,因此由他出山也非常合理。據聞當局極度支持阿石加入委員會,認為以其江湖地位,有助與工會磋商。勞聯方面則比較頭痕,因為會內可供挑選的人才不多,否則李鳳英也不會捱義氣冧莊參選立法會。
不過工會中人擔心,商界對最低工資的金額一直企硬,不肯讓步,阿石一向以「有商有量」見稱,未必肯採納職工盟年輕一輩企硬的立場,最終阿石可否代表職工盟,代表工會收貨?仍然是未知之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