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金融市場飽受銀行股困擾,亞洲三大經濟強國昨日公佈了一些重要的經濟數據,可透視受歐美經濟影響的程度。一如所料,三地數據皆差強人意,印證了筆者一直指在環球經濟一體化下,沒有「經濟分割」(decoupling)這回事的看法。
最令人關心的自然是中國經濟。中國國家統計局公佈,去年第四季經濟較前年同期增長6.8%,遠低於第三季的9%,去年全年經濟增長為9%,是自2002年以來首度出現單位數字增幅,雖遠較07年的增長13%遜色,但考慮到現時的經濟環境,誰不收貨?
中日韓經濟皆受拖累
縱使中央政府不久前才宣佈了規模達4萬億人民幣的刺激經濟方案,而去年工業產出和零售銷售亦分別上升12.9%和21.6%,但分析家仍認為中國經濟極可能會硬着陸,要達致「保八」,絕不容易。
中國出口於去年11月和12月便分別錄得2.2%和2.8%的按年跌幅,令保八的前路更加崎嶇。近期無論是高盛或國基會的報告,均認為中國今年經濟能有6%至7%增長,已是萬幸。日本出口繼11月銳降26.7%後,12月跌幅再創35%的新高,再加上商業信心創新低,在在反映這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系受金融危機打擊嚴重,極可能步入漫長而深入的衰退漩渦。一些飲譽國際的日本品牌包括豐田和新力均錄得得多年來首個見紅業績,被迫透過停產或裁員來面對難關。日本輸往美國和中國的出口,上月分別減少了36.4%和35.5%,其經濟前景如何慘情,不難想像。
南韓去年第四季經濟增長較第三季下降5.6%,是97金融風暴後最嚴重的倒退數字,反映經過政府扭盡六壬後,經濟仍乏起色。過去3個月,南韓央行已5度減息,累積減幅為2.75厘,而剛剛的兩次減息幅度分別為破天荒的1厘和半厘,但對經濟刺激成效未見。縱使南韓圜已大幅貶值,剛錄得的出口跌幅仍是30年最大。
中日韓昨日公佈的數字,說明亞洲經濟仍不易擺脫環球經濟衰退的陰影,若以為經濟已分割,中國不受美國衰退影響,想法似過於一廂情願。
王冠一
http://www.wongsir.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