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身邊朋友、同事一再推薦介紹下,終於看了《葉問》這齣電影。
看過後卻有點失望。電影觀賞性不差,以近年的港產片來說算紮實,武打場面也既賞心悅目。只是電影明顯欠缺了一份神采,一些magic,一些令人難忘的場面或演出,看過後沒有甚麼值得回味的地方。相比之下,十多年前徐克導演、李連杰主演的《黃飛鴻》其實更精采,更有看頭;特別是首兩集就有不少讓人難忘的場面及演出。
以第二集《黃飛鴻之男兒當自強》為例,開場時一位小女孩身穿白蓮教服,提着燈籠清唱「心中有白蓮……」的一幕已非常引人入勝,教人有種不寒而慄的感覺。後來白蓮教徒血洗同文館,把整座學校貼滿黃色的符也非常有震撼力。此外,那些廣州茶樓人與事的場面拍的非常有氣氛,昏黃的燈光,大伙兒圍爐吃狗肉,盲眼老者在旁邊以南音唱着「凉風有信,秋月無邊……」。這些都讓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武打方面,《葉問》這齣電影的武打場面甚多,也很流暢,只嫌場地、武器的變化稍稍不夠多。徐克拍的《黃飛鴻》既有群毆,也有獨鬥;既有拳來腳往,也有布棍對少林棍;既有狹窄環境的角鬥,也有夕陽下集體練拳的經典場面。看過《男兒當自強》的人都會記得,黃飛鴻在白蓮總壇大戰九宮真人的漂亮比武,都會忍不住跟着林子祥一起唱《男兒當自強》,唯一不會做的是到沙灘練拳!
還有一點,徐克在《黃飛鴻》中表達的情懷比較豐富,多一點內省,特別是對國人那種不肯面對現實,只求逃避,怕事畏縮的品性較多着墨。《葉問》則簡單得多,只有國仇家恨與民族主義。
對我來說,《葉問》的成功只是蜀中無大將而已。跟全盛期的港產武打片相比,《葉問》其實是退步了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