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愛美不再是女士的專利,近年男士使用護膚品也漸趨普遍,但甚少人注意這類產品或含有香料混合物、甲醛等可引致皮膚敏感的成份,導致皮膚出現紅腫及水泡等敏感症狀。有皮膚科醫生指,曾有男士轉換鬚後水時,忽略當中的致敏物質。
皮膚科專科醫生王夢貞表示,近年接獲不少男士使用護膚品後出現過敏反應的求診個案,較早前曾有一名30多歲外籍男教師求診,「佢面、手腳、頸、背脊多處出水泡同紅腫,但又諗唔到引起敏感嘅源頭。」該病人及後才發現原來是太太替他換了另一款鬚後水,他又習慣將鬚後水當香水用,懷疑導致多處皮膚敏感,需即時停用,並接受類固醇藥物治療,一周後紅腫情況才逐步改善。
手腕塗小量做測試
鬚後水內的香料混合物或甲醛可以是致敏源頭,王夢貞指香料混合物包括香葉醇、丁香粉、肉桂醛等八種物質,日常生活中,存在於香水、香薰蠟燭、清潔劑及護膚品等產品,其他常見的致敏源有鎳等存在於工業場所的金屬物料。王夢貞表示,每月平均收到超過三名屬接觸性敏感類別的病人求診,但女士由於常用化妝品及護膚品,對於怎樣避免敏感的警覺性較男士強,部份病人甚至會帶同新化妝品包裝前往求診,「但好多時包裝上全部係日文或韓文,都唔知有乜嘢致敏成份」。
王夢貞提醒男士也要注意護膚品及皮膚清潔劑的成份,如發現對某些成份有過敏反應,盡快求診之餘,更要記錄低成份名稱,日後購買新產品時要核對清楚不含相關成份。她又提醒市民為安全起見,使用新化妝品或護膚品時應只塗小量在手腕上,待三日後若無任何過敏反應才繼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