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參與杭州地鐵發展後,港鐵公司(066)又獲得斯德哥爾摩地鐵營運合約,股價昨日曾逆市微揚,但收市仍軟順。
港鐵公佈,成功投得瑞典斯德哥爾摩地鐵專營權,由今年11月起,為期8年,可選擇續期6年。該地鐵系統設有三條鐵路線共100個車站,全長108公里,每日有120萬人次使用(港鐵的鐵路乘客每日約320萬人),該專營權總值200億元,包括8年所有營運、維修、員工開支及港鐵預計的利潤。港鐵於6個國際投標者被選出,反映其鐵路服務得到國際認同。
港鐵已有30多年營運經驗,於07年又獲倫敦鐵路專營權7年,對於鐵路營運具備有效的經驗及知識,足可滿足專營權要求。
港鐵於香港成功,早已衝出去,海外獲兩項專營權外,亦於中國協議4項發展,北京四號線採取公私合營模式,已在興建中,將於今年9月完成;深圳地鐵四號線亦在興建中,定於明年9月完成,原定以香港模式─鐵路加物業方式經營,港鐵可獲上蓋發展權,但發展權未獲批准,正商討其他合作形式。去年底亦以特許形式與瀋陽協議,暫時只是原則性協議,營運兩條地鐵線,計劃於2012年完成。
較早前,又與杭州當局訂立原則性協議,以公私合營方式,發展兩條地鐵線路,預期於2012年投入服務。
中線仍依賴物業收益
港鐵原來的優勢,是鐵路加物業模式的經營,但香港政府已改變策略,自行投資興建,只交予港鐵營運,港鐵雖然可以減少投資額,但亦失去車站上蓋發展權,利潤受到相當限制。
不過,港鐵手頭可供發展的土地高達3500萬方呎,仍將帶來不少利潤,港鐵亦改變與發展商合作模式,參與若干項目的發展,以期增加利潤。
短期之內,樓市疲弱,港鐵押後推出土地,在發展中項目亦押後推售,將對整體業績有影響。
以港鐵發展的趨勢看,中線仍以物業發展貢獻為主,但隨着多項合作及專營權項目投入服務,則地鐵營運的比例逐漸提升,即公用股的形象越來越強,儘管合作或專營權利潤較低,但收益則較穩定。
港鐵昨收17.64元,預期PE11至12倍,息率2.5厘,由於受樓市影響,股價只在合理水平,但不抹煞有下跌可能,而抗跌力相對較強,可候低以持有公用股心態吸納,但不應為獲得專營權而興奮。
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