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屍叠屍、認錯屍、失嬰屍……殮房近年不斷發生事故,爆出醜聞。東區醫院殮房剛失嬰屍,至今仍未尋回,事隔兩周,昨日再爆出屯門醫院及靈實醫院殮房服務員涉嫌收受利益,協助殯儀經紀打尖「出屍」的貪污案件。有立法會議員批評,醫院殮房管理文化異常落後。
領錯屍體燒錯屍
先後有多間公立醫院及公眾殮房出現事故。07年3月,威爾斯親王醫院派錯屍,一名殮房助理未有核對屍體的姓名及身份證標籤,將88歲周姓男子的屍體,誤交予77歲黃姓死者的家屬,結果有人領錯遺體燒錯屍。
去年7月,瑪嘉烈醫院又調亂遺體,將兩具遺體標籤對調,又無核對表格上的死者姓名。
殮房屍格又經常供不應求,不時出現一格多屍的情況。去年2月,沙田富山公眾殮房再爆出亂放屍體醜聞,四具遺體被放地上;部份公立醫院殮房重現「一格兩屍」現象。問題一宗比一宗嚴重,東區醫院殮房員工本月將一具男嬰遺體與另一具成人遺體同放一屍格,結果嬰屍失蹤,警方到將軍澳堆填區搜索,最後無功而還。
缺明確指引致亂
議員王國興指出,殮房管理缺乏明確指引,存在很多灰色地帶,以致出現混亂,甚至違規情況,必須全面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