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學堂:大行報告點解咁掂? - 譚紹興

投資學堂:大行報告點解咁掂? - 譚紹興

在過去十多年,由於工作關係,筆者看得最多的並非報章,而是股份的研究報告,其次便是《聖經》了,希望在未來數十年,能抽多點時間閱讀《聖經》。
基本上,筆者每日平均會仔細地閱讀兩三份研究報告,尤其是有興趣投資的股份,早前由於舉辦了一個股份研究課程,故翻閱的研究報告更多,高峯期曾試過一日看十多份報告。

最緊要有大戶配合

在眾多研究報告中,歐美外資大行的研究報告一般可讀性頗高,尤其是報告內所提供的大量股份資料,即使不看其文中的推介,單單報告內所提供相關股份的數據已頗值得一看,正如早年美國研究機構ValueLine,便提供大量股份數據資料,吸引到不少投資者訂閱。同時,由於研究部需要龐大資金維持,單單僱用數名美國著名學府畢業並且擁有CFA等資格之分析員,也所費不菲,故在財力因素下,華資行的報告始終難與外資大行相提並論。
研究報告的內容當然重要,但並非最重要,反而有沒有資金及大戶肯Follow才是決定性的因素,正如某歐資行「你儍」已唱淡了滙控(005)多年,粗略一計,「你儍」自2004年已開始唱淡大笨象,仍記得初時看到,筆者亦曾被其唱淡之言論嚇了一跳,但之後大笨象的股價卻沒有出現大插插。反而近期摩笛連吹兩次,每次皆令滙控下挫。其實兩者的研究報告皆頗具水準,一點也不差,問題在於何者有資金Follow,跟佢沽貨。
另一個較近期的例子,便是早前多間大行皆看淡航運股,惟獨一間大行叫買,而後來便見航運股數度飆升,製造了一個給大戶們獲利回吐的機會。
所以筆者認為,研究報告最重要是有資金肯Follow,才可以達到一出天下驚的效果。

內地券商報告可參考

不過,筆者不會單看研究報告的買賣建議,反而會細心看看其推介之觀點及背後原因,因為有些時候,可能是某些人士穿過中國牆,叫其幫手的畀面派對之作。正如過往多年,有不少大行看好某巨型洋行股,可是其股價卻依然偏軟,一點也沒有起色,反映肯Follow其觀點之基金經理及機構投資者不多,可能大家都在揣測該報告之背後動機,因為若細心閱讀,可能在字裏行間中,看到一些「明讚實踩」之字句,故不宜單看Buy、Sell二字。
隨着近年更加關注國內股市,筆者亦因而經常閱讀國內證券行之研究報告,察覺不少內容頗為充實及詳盡,有些時候,他們推介之國企股,也偶有神來之筆。正如近期國內證券行的推介中,一眾內房股如中國海外(688)、富力地產(2777)等,皆較少在建議買入股份名單中出現,反映內地的分析員對內房股仍頗有戒心。

作者譚紹興為證監會持牌人士目前持有滙控(005)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