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元朗昨日發生誤吞膠羮落肚意外,一名女文員在公司用膠羮吃豆腐花時,疑狼吞虎嚥,意外將該支長約3吋半的膠羮吞落肚,同事事後報警將女事主送院,由醫生將膠羮取出,女事主幸無大礙。
誤吞膠匙羮落肚的女子20餘歲,在元朗一間食品公司任文職工作。昨下午約2時,女事主午膳後在辦公室內吃豆腐花;當時她用一支長約3吋半的透明膠匙羮,將豆腐花放入口中,疑進食過急,一不小心膠匙羮突然脫手跌入口內,並連同豆腐花滑入食道直吞落肚,幸膠羮沒有卡在喉嚨,不致阻礙呼吸。
醫生已將膠羮取出
女事主曾多次嘗試將它吐出但不成功,她擔心膠羮留在肚內對身體有影響,遂將事件告訴一名女同事,女同事立即致電報警求助。救護員到場為女事主檢查,了解吞下膠羮的大小形狀,以及她如何不小心吞落肚,女同事同時取出一支同類型的膠羮給救護員查看。
救護員初步為女事主檢查後,未發現有異物鯁喉,相信她已將該條長約3吋半的膠羮吞落胃部。女事主由女同事陪同送往博愛醫院,經照X光後,再由醫生取出膠羮,幸無大礙。
卡在食道或致窒息
屯門醫院急症室醫生馮顯達表示,市民不小心將異物吞落肚,若異物卡在喉嚨或食道要立即取出,否則有窒息危險。異物吞落肚,按其形狀及大小,一般有三種方法取出。(一)若物件稍大,如今次事主吞下的約3吋半膠羮,倘進入胃部,醫生可使用內窺鏡由口腔伸至胃部將吞下物件沿喉嚨取出,事主無礙可即時出院。(二)如物件較大、尖銳或屬會漏出腐蝕性物質的電芯,並已離開胃部移入腸臟部份,腸臟可能被刺穿,令腹腔受細菌感染引致腹膜炎時,就要開刀施手術將物件取出。(三)如吞下膠珠或輔幣等細小物件,若果在兩至三小時後去到小腸,很多時都可以在一至兩日後自然排出體外。
馮醫生補充稱,每年市民誤吞異物落肚入急症室事件很多,最常見為鯁魚骨,其次是膠珠及輔幣等,一般很少會發生異物吞落肚刺穿腸情況。至於內窺鏡是一條呈管狀、管末端有鏡頭,可看到胃的內部狀況,末端有一些小孔,鉗等儀器可以由小孔伸出抓着異物,連同內窺鏡一併拉出。
醫生指解決方法有三種
1〉若膠羮落至胃部,可用內窺鏡由口腔伸入將之取出
2〉若膠羮在兩至三小時後經胃部落入小腸,或有刺穿腸臟危險,即須施手術取出
3〉如膠羮體積不大,因不能消化,一至兩日內會經大便自然排出體外
你想知 想講 想問?
你有試過誤吞東西嗎?情況如何?
請即上《蘋果》網頁 http://appledaily.atnext.com留言喇!
或電郵至:mailto:[email protected]
傳真:37112411手機短訊:63836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