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定結算<br>2000億元掉期無助中小企信貸

穩定結算
2000億元掉期無助中小企信貸

繼中韓達成貨幣互換協議後,人民銀行昨亦與金管局正式簽訂,流動額度達2000億元人民幣的貨幣互換協議。有關安排可為兩地商業銀行設於另一方的分支機構,提供短期本地貨幣的流動資金,協議有利穩定市場流動性、推動日後本港人民幣貿易結算業務,甚至擴大央行之間對付炒家的聯合阻嚇「威力」。不過,銀行界認為,新安排無助內地中小企獲得更多信貸,因當前問題癥結是經濟周期性收縮及信貸危機,並非銀行資金供應短缺。
金管局總裁任志剛昨日在北京表示,是次與人行達成貨幣互換協議屬常設安排,額度為2000億元人民幣,協議為期三年,並可續期。他指出,協議可推動本港如人民幣貿易結算等業務發展,藉貨幣互換滿足資金需要。

協議為期3年

任志剛指出,兩地央行設立互換安排,是監管機構為應付金融危機而採取的聯合行動,當一方貨幣因短暫流通性出現結算問題,令滙率波動受壓時,協約另一方便以掉期形式,提供該國貨幣予對方,並在期滿後歸還。
據悉,協議下最長的掉期年限為1年,借貸的銀行需提供合資格抵押品,並按若干「剃頭」(折扣)比率獲得央行借出頭寸,息率按掉期期限參考當地貨幣同業拆息水平釐訂。簽約後,金管局及人行將在對方開立戶口,以金管局為例,在人行開戶後,變相等於向人行借入備用人民幣頭寸,讓內地商業銀行分支機構,在有需要時獲得最後借款渠道。
工銀亞洲(349)董事兼副總經理黃遠輝表示,兩地央行貨幣互換協議,主要屬備用安排,除非拆借市場出現資金流通性不常規現象,銀行才會以抵押品向央行拆借,有關安排與內地中小企是否獲得更多銀行信貸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