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惠敏
文化時事評論員
在總統就職典禮前的周末,來自各地的人潮已湧入華府。國會大廈前的草坪擠滿了人,台階上的歌星載歌載舞,台階下的觀眾隨節拍搖擺,新的嘉年華會,就在這一月份的嚴冬時節展開。
國會大廈流有黑奴汗水
華府有太多的歷史,奧巴馬的就職也充滿了象徵性的今昔對比和寓意。美國史上第一個黑人總統,在他宣誓的禮台背後,國會大廈當年建造時就流有黑奴的汗水,六百個建築工人中,有四百個是來自非洲的奴工。他們居住的帳篷,就在今天擠滿人潮的那塊草坪上。白宮的建造也少不了黑奴,他們的主人管飯管住,也包領了他們的工錢。早年白宮的黑奴僕役,學會了精美的法國烹調,但她們還要逃跑,因為嚮往自由。
黑人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牧師,當年也是站在這塊草坪上演說。他那句激動人心的「我有一個夢」,至今仍在迴響。如今,就在他的紀念日的第二天,第一個黑人總統宣誓就職。奧巴馬手按的是林肯當年宣誓用的同一本聖經。馬丁路德金當年的夢,至少在這個象徵意義上,是實現了。
奧巴馬能當上總統固然是史無前例,他面對的挑戰,也是近幾十年來少有的。在經濟上,這是恐懼與希望的對比,目前只有恐懼,還看不到希望。許多無謀生能力的退休夫妻,一生的積蓄隨着金融風暴化為烏有,即將退休的上班族發現他們的退休基金大為縮水。公司裁員,大學畢業生沒有出路,失房失業的人,有的一家老小搭篷住在加州的公園裏,大都市的教會和慈善機構的救濟食堂,人潮不斷。奧巴馬的著名經濟顧問畢菲特(WarrenBuffet)承認,這次金融風暴有如珍珠港事件,來得突然而兇猛,因此振興方案也須靠政府來大力推動。他認為,奧巴馬的性格沉穩冷靜,是足以擔當大任的。但情況在好轉前可能還會惡化,美國人應有這樣的心理準備。
美國有不斷再生的能力
在政治上,美國的形象也有一個沉淪與新生的對比。美國不顧歐洲盟邦的規勸,撇開了聯合國發動攻伊戰爭,一意孤行的結果,造成盟邦的離心,美國國際地位的沉淪。每月二十億美元的伊境開支,耗竭了美國國庫,換來的是前景不確定的伊拉克民主。在反恐名義下,灌水法刑求逼供變成政策手段,阿布格來監獄的凌虐受到掩蓋,事情曝光後,又委罪於底層的爛蘋果。高層默許的行動,行政干預司法的動作,實際上已把美國司法部變成政治迫害的工具。為了對付恐嫌,把國家機構的行為降低到與恐怖分子的同樣水準,所謂美國的「道德制高點」也就變成了笑話。
現在,我們眼見奧巴馬提名的司法部長人選,在國會聽證會上斬釘截鐵地說,灌水法是應受禁止的酷刑。這應該是美國從沉淪走向新生的起點。
有夢最好。從歷史上的黑奴到今日的白宮主人,從恐懼到希望,從沉淪到新生,讓人感受最深的是美國這個移民國家所具有的一種不斷再生,不斷重新塑造自己的獨特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