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言打造老店街 反瘋狂加租<br>市建局口講保育卻逼走老舖

揚言打造老店街 反瘋狂加租
市建局口講保育卻逼走老舖

【本報訊】市區重建局說過要在中環嘉咸街重建項目打造一條老店街。但嘉咸街市集內歷史最悠久、開業逾80年的老店永和雜貨店,最近卻遭市建局瘋狂加租七成,令76歲的東主關[!91DF]釗([!91DF]:粵音滿)再難捱下去,被迫在農曆年前光榮結業。斑駁的招牌、銹蝕的銅煲……離別依依,關伯捨不得店內一事一物,並指摘市建局口講保育,但從未與他商討過如何保存老店的風貌。 記者:雷子樂

「加我七成租,太殘忍啦!」關伯說,舊業主多年來只收他一萬元月租,但市建局職員近月跟他商討續租,開出1.7萬元的新租金。「加七千蚊咁多,我問佢,不如你每個月畀七千蚊我,請我返嚟做算啦!」關伯在這小舖工作逾50年,對舖中所有物件,都有深厚感情。
貨架上放了一對佈滿銹蝕的銅煲,原來是關太的嫁妝。櫃台用柚木製成,將硬幣擲上木塊,聽聲就能分辨真偽,「真銀仔聲音響好多」。關伯年輕時,日間在舖頭工作,晚上就在這張小小的櫃台上睡覺。20歲入行的關伯說,七十年代生意最好,人人爭着買物資帶回內地。他們清晨六時開舖,凌晨三時才關門。「一日生意額有幾千蚊」。那個時代,一層樓也只售約一萬元。

古董收音機上的一對銅煲,是關太的嫁妝,寓意兩夫婦「同撈同煲」。

永和店內仍保留着用來「溝米」的吹穀機,但已有十多年未再開動。

人情味不可取代

97回歸後生意一落千丈,既受經濟環境影響,也受超市夾擊。雜貨店內賣豆、白米、醬油,甚至連洗頭的「茶仔粉」也有售。阿蘇介紹後一度斷市的鉅利醬油,在這裏也有售。街坊熟客之間的人情味,更絕非大型連鎖店可取代。「狄波拉、田北俊、周一嶽都幫襯我!」半島酒店更不時帶着一團又一團的旅客來參觀。
市建局重建嘉咸街,去年十月收購了這幢在1903年建成的物業,上月向關伯要求加租,令老人家決定結業退休。「呢度所有嘢都好唔捨得。」關伯說,市建局從沒跟他商討如何保留舖內的舊物,他惟有讓兒子聯絡歷史博物館安排接收。
市建局發言人則表示,曾邀請關伯以原有租金,回到重建後的老店街經營,可惜東主決定退休。市建局稱會保留永和的外牆及外貌,以及店內的大型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