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巴馬宣誓就職,沒太多時間讓他飄飄然慶祝。正如他經常說,美國面對兩場未完的戰爭、動盪的經濟和暖化的地球,全部都是巨大挑戰。奧巴馬有林肯、甘迺廸、小羅斯福和列根的身影,背負的期望也無限大。他想用「新新政」救經濟,在內政外交樹立新風氣,一天不能浪費。不等總統就職慶祝一夜盡歡,奧巴馬政府班子在就職巡遊時已開始埋首工作,迎接艱巨的華府新一天。
奧巴馬的偶像是林肯,乘火車入華盛頓學林肯,宣誓的《聖經》也是林肯用過的。奧巴馬身上隱現的總統身影,卻不止林肯,還有甘迺廸、小羅斯福和列根。史家指他有辦大事的潛能和機遇,可能重新界定總統的角色。
學林肯組「政敵團隊」
奧巴馬何時開始崇拜林肯,即使老朋友和同事也說不清楚,但相信他在林肯故鄉斯普林菲爾德(Springfield)當伊利諾州州參議員時,開始浸沉在林肯傳奇中。史家指,奧巴馬和林肯一樣,都是有法律背景、個子高瘦、個性冷靜、演說能力高超,但都是華府新丁,奧巴馬可能因而以林肯為師法對象。他當選後學林肯組「政敵團隊」內閣,傳遞放下私人恩怨和黨派歧見的訊息。
就職禮臨近時,輪到甘迺廸身影浮現。奧巴馬的就職演說強調責任文化,呼應甘迺廸名句「不要問國家能為你做些甚麼,要問你能為國家做些甚麼」。47歲的奧巴馬年輕、口才了得、個人和全家都魅力四射,激發年輕一代的熱情,恍如甘迺廸翻版,讓美國由甘迺廸的Camelot走向奧巴馬的Obamelot。
奧巴馬和小羅斯福同樣上台時要處理嚴峻經濟危機,小羅斯福推新政(NewDeal),改革銀行業、增加公務投資和創立社會保障制度等措施,令經濟步出大蕭條。奧巴馬計劃大灑金錢搞基建、改革醫療制度和發展新能源經濟,被視為「新新政」(NewNewDeal)。小羅斯福在收音機廣播「爐邊談話」,穩定人心,奧巴馬在YouTube的每周講話,做着同一件事。
口才功架了得似列根
奧巴馬的口才功架,也隱現列根「偉大溝通者」(GreatCommunicator)身影。兩人意識形態雖南轅北轍,但都能說服民眾轉政治陣營,創造有利政治條件,列根年代有大批「列根民主黨人」,奧巴馬在大選也令多個共和黨州變天。
有他人身影,但奧巴馬也有本身的管治風格。與前總統克林頓摸索良久反覆辯論不同,幕僚形容他做決策快速高效率,開會時列出他想要答案的問題,讓每個人發表意見,到結尾綜合意見時就說出本身傾向,即使是決定理查森(BillRichardson)退出商務部長提名,前後只花了九小時。他一些向政敵陣營示好的動作,也收到成果,如提早發放第二期救市撥款,就得到共和黨國會議員開綠燈。
普林斯頓大學歷史學家威倫茨說:「奧巴馬有機會重新界定總統的本質。列根之後沒有人像奧巴馬這麼有說服力,小羅斯福之後沒有總統面對這麼多國內外問題,有這麼大的重構行政權力可能。」
美國《華盛頓郵報》/《紐約時報》/彭博通訊社
圖上起:
林肯(AbrahamLincoln)
第16任總統
任期:1861-1865年
小羅斯福(FranklinD.Roosevelt)
第32任總統
任期:1933-1945年
甘迺廸(JohnF.Kennedy)
第35任總統
任期:1961-1963年
列根(RonaldReagan)
第40任總統
任期:1981-198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