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會改組政治實力歷屆最弱<br>曾蔭權依舊親疏有別 民主聲音更缺乏

行會改組政治實力歷屆最弱
曾蔭權依舊親疏有別 民主聲音更缺乏

【本報訊】特首曾蔭權去年10月在施政報告中揚言要改組行政會議;公眾等了兩個月,新名單昨日出爐,卻令人大失所望。五名新獲委任的行會成員,除了全面偏向工商金融界外,特首沿用其「親疏有別」的用人手法。有學者及立會議員批評,新行會的政治實力為歷屆最薄弱,缺乏民主聲音之餘,政府日後能否緊箍立法會支持票也是個疑問。記者:謝明明、許偉賢、莫劍弦

曾蔭權昨晨召開記者會,宣佈行會改組名單,將會離任的五人為許仕仁、陳智思、廖長城、范鴻齡及羅仲榮;同時有五位新獲委任加入行會,包括:工業家楊敏德、平等機會委員會前主席胡紅玉、中文大學校長劉遵義、鄉議局主席劉皇發及捷達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主席葉維義。其他留任的非官守成員包括召集人梁振英、鄭耀棠、夏理佳、李業廣、史美倫、梁智鴻、張建東、張炳良及劉江華。

新貴未對普選表態

曾蔭權表示,行會新成員對內地發展有深刻認識,有助香港參與珠三角,以至全國整體發展,劉遵義及楊敏德等人有望協助特區政府在金融市場、工業及經濟方面制訂政策,應付金融海嘯。
今次行會改組,曾蔭權不但未有邀請泛民成員加入,甚至建制派政黨也沒有,令行會只有劉皇發及劉江華兩名立法會議員,令人質疑政府日後如何在立法會緊箍支持票。曾蔭權認為不能利用行會的委任作為平衡各政黨的工作,「呢個要喺另一個範疇先做得到」。但他不排除日後有機會找到其他適當的立法會議員加入其內閣。
泛民主派最關注的普選問題,一眾行會新貴未有明確表態。在前港督彭定康時代被視為民主派的胡紅玉說,她對民主的追求非常強烈,希望未來數月及將來可製造更好的選舉條件。葉維義則說民主發展要視乎實際情況,以及獲香港市民最大共識。劉皇發更表明政制要穩步前進,步伐寧可慢一些。劉遵義並無正面回應對普選的看法。

增加立會箍票難度

民主黨議員張文光批評,新行會只貫徹曾蔭權親疏有別的做法,「成個行會只係以商界為主,民主聲音極度缺乏。」他又指胡紅玉及張炳良已經很少與泛民接觸,只屬「過氣民主派」。有泛民議員更形容,新行會的組成及政治作戰能力均是歷史上最弱,「既反映唔到立法會主流意見,亦唔見得反映到主流民意,更加唔覺可以幫政府推銷政策。」他說,現時行會像特首的顧問多於政府內閣,也不見得胡紅玉可以反映港人的2012年雙普選訴求。
另一議員葉劉淑儀也認為,新委任的人士大多來自專業界,無任何具議會箍票能力的人士,相信日後各政策局主管要靠一己之力做更多拉票及箍票工作,才能令政策在議會順利過關。
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認為,今次行會的組成是回歸以來政治實力最單薄的一個。他認為組合欠缺議會聯繫,自由黨及泛聯盟都沒有議員獲委任,相信政府政策日後要在立法會爭取支持更見困難。

你想知 想講 想問?

你對新任行會成員有甚麼期望?

請即上《蘋果》網頁 http://appledaily.atnext.com留言喇!
或電郵至:mailto:[email protected]
傳真:37112411 手機短訊:63836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