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紙一份250億? - 李碧華

報紙一份250億? - 李碧華

人民幣最高面額是一百元,以現鈔購物或捐款(做秀性質),總是搬磚頭似的一袋一袋亮相。別埋怨中國大陸不敢發行五百或千元紙幣──偽鈔實在太猖獗了。近期高調提醒市民注意的百元偽鈔,什麼「HD」字頭的,其實早於06年已撿獲大批。不法份子本事不容低估。
貨幣滄桑史中,也有面額最低為一千元。1949年解放前夕,國民政府濫印鈔票,奸商囤積居奇,物價飛漲至匪夷所思地步。在上海買米,一石米三百萬,把三千張鈔票塞到枕頭套或大麻袋中,抬到米店──誰知已漲至六百萬了,你只夠買半數。
當時小館子以蛋炒飯最便宜:五千元。食客阮囊羞澀(但亦「腰纏萬貫」),只能點一客,狼吞虎嚥吃個精光打個飽嗝,才半小時,到櫃台付帳,蛋炒飯已從五千跳到一萬三。
這個瘋狂又悽愴的年代過去了。
但有比之更恐怖的。全球通脹率最高,並非解放前的中國,而是今日南非的津巴布韋。每隔不久便從電視上看到倉皇的市民逃亡。他們的通脹率竟達231,000,000%(去年七月官方數據),吓?百分之二點三一億?一下子不懂運算。紙幣面額一億起跳至一百萬億,買到什麼?肥皂:100億;報紙:250億;啤酒:10,000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