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位傳媒朋友先後來電詢問魔笛再奏,大力唱淡滙控(005)一事。基本上,對筆者來講,這次魔笛唱淡大笨象的奏鳴曲,頗有「新瓶舊酒」的感覺,仿似將先前的曲譜再加以改良,類似Remix版本!
事緣在去年10月中,魔笛已吹奏一曲,唱淡滙控,並將其目標調低至75元,全城最低價。
在該份報告中,指滙控在北美的借貸及樓宇按揭業務,大約需要330億美元之撥備(Write-down),因此將會令滙控的核心第一資本充足比率(Coreequitytier1)降至6%以下。同時,在該報告中亦進一步預期滙控將會削減股息50%。
至於上周魔笛再次唱淡滙控的研究報告,也是由上次的原班人馬全力炮製,即兩個亞洲區分析員及兩個歐洲區分析員聯手製作。報告內容亦與前一份同一方向,一致看淡,只是這一份新的報告再加重份量,增加了大量資料,由前一份原16頁,增至這一份厚達56頁,加多了40頁,慌踩唔死。
某程度上,新的報告可謂前一份的Finetune(微調)版,並加重腳力將目標價進一步踩至52元。
基本上,這個52元的新低目標價,大致上與前一份報告內,最差預期(Bearcase)時的56元目標價相近。假若以這趨勢預測,魔笛稍後若再吹淡風,再加重力度狂踩時,不知會否以這份新報告內的Bearcase之33元目標價作另一預期?
大摩報告冇新意
美國的花旗、美銀等巨型銀行已先後搵政府注資救命,英國政府早前也向蘇格蘭皇家銀行、萊斯、HBOS等英國銀行注資;此外,渣打(2888)也完成供股集資行動。故此,綜觀全球不少與滙控級數相若的歐美巨型銀行,已先後透過不同途徑注入新資金解困,而滙控有資金壓力,需要注入新資金,一點也不奇怪,可謂大勢所趨,反而大笨象捱到「今時今日」才伸手(假如)已算不俗。假若稍後大笨象在公佈業績時,仍不用集資,甚至出來否認有集資需要,則屆時肯定會出現一個大挾倉的報復性絕地反彈。不過筆者估計這機會微乎其微,不要奢望了。
假若滙控一如該報告所料,只是將股息減半,則這實乃利好因素並非利淡,大家不要搞錯。近期不少歐美巨型銀行已無力派發股息,連在美國有最長久派股息紀錄(其中一間)的美銀亦將股息勁減至低無可低的1美仙水平,象徵式地保持其長久派股息紀錄。所以,滙控若只將股息減半,已是不錯,假如一半都無就麻煩了。
股息減半非利淡
基本上,集資、供股及減股息是歐美大型銀行集團之趨勢,故大摩之報告並不太特別,假如滙控能早日公佈集資情況,相信對股價有一定幫助。
作者譚紹興為證監會持牌人士,目前持有滙控(005)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