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翰默CharlesKrauthammer
《華盛頓郵報》專欄作者
除了尼克遜總統,自杜魯門總統之後,沒有一位總統像布殊一樣那麼不受愛戴。杜魯門的振興計劃需要數十年。布殊的計劃很快就會實現。事實上,它已經開始實現。誰是主要修正者?奧巴馬。
證明方式不僅是從口頭上,而且表現在行動上,從奧巴馬對「我們可以信任的延續性」式政權轉換,獲得緘默的認可。不僅留任重要人物,像是國防部長蓋茨或是候任財政部長蓋特納,蓋特納身為紐約聯邦儲備銀行總裁,去年已開始協助主導布殊金融援助計劃。這是政策的延續。
再三擔保從伊拉克撤軍不會動搖伊拉克的新興民主──正如候任副總統拜登本周在巴格達所言──才符合布殊協商的美軍將花三年撤出伊拉克軍力,而非奧巴馬競選時主張的十六個月。
民主輪替權力之美
我們最關心的是,奧巴馬沒有先發制人地捨棄布殊內閣留下來的反恐佈局。當奧巴馬仍是總統候選人時,他投票贊成布殊極力採取的擴張總統竊聽權力(海外情報監聽法案)。而雖然奧巴馬反對水刑(順道一提,布殊的中情局已在二○○六年禁止),拒絕表態禁止所有未獲「陸軍戰場手冊」許可的審問方式。奧巴馬的言下之意:「副總統切尼的建議很好,確保我們知道每項已經完成的事情。」換而言之,奧巴馬之前對這些手段棄而不用,只是因為競選才反對這些手段,他說:「我們不應該根據不完整資訊或是競選花言巧語妄下定論」,這就是出人意表地對布殊──切尼政績表達新敬意的初期徵兆。
這不是任何發自內心的改變,而是根據擺明的事實。民主輪替權力之美在於,當反對黨執政時,廉價的批評和誹謗就不復存在。民主黨現在擁有伊拉克;他們擁有對付阿蓋達的戰爭。而且他們擁有布殊內閣過去七年讓我們安全無虞的全套防恐手段。
這就是為何奧巴馬有意在他現在斥之為「選舉的花言巧語」,與他身為總統必須抉擇的政策之間,製造一道鴻溝。因此,力挺奧巴馬、譴責布殊──切尼所有政策的《新聞周刊》在民主黨復辟的前夕,令人瞠目結舌地在封面印着「為何奧巴馬能很快找出切尼權力願景的優點」的字樣。
奧巴馬不會樂於放棄那些維持國土安全的手段。正如他不樂於讓美國在伊拉克命運的傲人逆轉陷入危機。
默不作聲延續政策
奧巴馬反對戰爭。但戰爭幾乎結束了。剩下的伊拉克已從位於中東核心的侵略性敵對政權,轉變成與美國公開結盟的新興民主國家。沒有總統會想毀滅這種成就。
布殊理應接受發生在伊拉克所有走樣錯事的批評,其中包括大規模毀滅武器慘敗,以及二○○五至二○○六年間的血腥混亂。之後布殊訪問伊拉克,批准這場混亂戰事歷經增兵之後的最後勝利──簽署美國和伊拉克的戰略夥伴協議──結果儘管他費盡心力,最後卻換來被兩隻十號鞋攻擊的命運。
布殊對伊拉克的最後效命就是忍辱負重。戰爭產生的所有怨恨都集中在布殊身上。布殊獨自承擔戰爭之惡的責任,這已幫了繼任者一個忙。奧巴馬就任時只需接管戰略性的成就,布殊下台時,卻落得為國家忍受鞋子的攻擊。
這也就是為何我會懷疑,布殊數周前在白宮接受私人告別訪談時,表現得如此平靜。他留下了戰爭的資源,發起這場戰爭讓他飽受誹謗,卻讓他的繼任者,他的國家未來數年安全無憂。要民主黨全盤延續布殊政策,這是很勉強的,倘若默不吭聲,也就是承認布殊的做法有多麼正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