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之見:二線股ELN買唔過 - 黃國英

英之見:二線股ELN買唔過 - 黃國英

近幾個交易日,國際銀行股大幅下滑,但股市指數卻相當平穩。投資者明顯認為銀行出事,政府一定救,和去年花旗集團第一次陷入危機時,反應有所不同。結論是繼續不宜沾手銀行股,政府入股掃除倒閉風險,卻在股價低位時大幅攤薄,令回升舉步維艱,就算氣氛改善,也只宜在其他類別中尋找出擊對象。
另一個現象是成交低迷,除了年關將至之外,大型銀行持續下滑,對甚多投資者構成重大心理打擊亦是主因。作為圈內人,當然衷心希望大家振作,市場仍然存在相當多的機遇,用心尋找會有收穫。老實說重注股王是一個失誤,犯錯並不重要,最重要是吸取教訓而已。
做好風險管理,是今次海嘯最主要的得着。昨日談到長期ELN不抵買,而另一種非常危險的金融產品,是二線股的ELN。有朋友知道筆者抄畢菲特功課博比亞廸(1211),但又只是戰戰兢兢買小量,便好心介紹筆者去買比亞廸ELN。好意當然心領,但這種行動就算執到錢也不會做。
投資任何一種產品,首要考慮是風險管理,買比亞廸ELN,萬一比亞廸出事大跌,除了哀求發行人賤價回收之外,別無撤退途徑。沒有期權,又不易借貨沽空,更加不能用期指對冲。

一旦大跌逃生無門

比亞廸出事機會不算高,買二線股結構性產品輸到嘔的例子,至少有玖龍紙業(2689),股價在極短日子之內跌八九成,持有合約欲走無從,眼白白日日輸錢,比買股票更加慘。
投資管理起手式一定是風險管理,如果心態不正確,可以說已經是學壞師。基礎走歪之後再學出擊工具或者交易系統,都只會令自己處於更危險的情況,就如那位朋友不覺得買二線股ELN有問題一樣。

作者黃國英為證監會持牌人士,作者的客戶目前持有比亞廸(1211)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