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br>交叉換肝系統 每年多救活數人

特稿
交叉換肝系統 每年多救活數人

瑪麗醫院設立交叉換肝系統,為有家人願意捐肝但不脗合的病人進行配對。醫學界指兩成患者的家屬願意捐肝,卻因血型不配而無法換肝,現時有一名在深切治療部留醫的病人,因女兒的血型不配而無法換肝,該院期望設立系統能及早找到配對家庭,每年料可救活四、五名病人。
本港每年約進行70宗肝臟移植手術,瑪麗肝膽胰外科及肝臟移植外科顧問醫生陳詩正表示,換肝手術包括40至50宗活肝移植及20多宗屍肝移植,前者主要由親友捐肝,後者則由腦幹死亡的人士捐出器官,由於血型不配進行移植的失敗率高達60%,故家屬血型不配的患者只能苦候屍肝。
換肝權威、香港大學外科學系講座教授盧寵茂指出,以往數字顯示,兩成願意捐肝的家屬因血型不合而沒有捐肝,故瑪麗為這類個案設立交叉換肝系統,記錄肝病患者及其家屬血型的資料,及早配對合適的捐肝家庭。估計每年有一半即約四至五名因血型不配的患者,因此而找到合適肝臟。

仍有一病人急需交叉換肝

繼該院完成首宗交叉換肝後,現時仍有一名急需換肝的病人在深切治療部留醫,盧寵茂稱,病人血型屬AB型,與其女兒血型不脗合,故患者一方面等候屍肝,也期望能透過交叉換肝續命。
韓國已進行四宗交叉換肝手術,但交叉換肝必須符合三個要求,包括患者與捐贈者的血型、肝臟體積及肝臟血管分佈均要配合。盧寵茂解釋,若兩組家庭的基本資料脗合後,醫生可安排認識,但若他們不願意認識對方,也可安排手術。
若配對建議由家屬提出,例如病人或家屬雙方自行認識後,向醫院提出要求,盧寵茂強調,只要證實雙方不涉及任何利益,醫生也會考慮進行交叉換肝,但必須依循人體器官移植條例規定,由有關委員會審批,患者或家屬也不得在日後追討賠償。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