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摔跤 - 蔡瀾

西洋摔跤 - 蔡瀾

西洋摔跤這場戲,只要做得精采,捧場客眾多,在歐美甚至變成了電視上固定的娛樂節目,每周一次。
來來去去也不過是那幾招,已是最簡潔的劇情;大隻佬的表情不是痛苦不堪,就是得意洋洋,但只要略表誠意,就能令觀眾如癡如醉,百看不厭,像《羅密歐與茱麗葉》一樣。
知識分子,有如家父,也很愛看摔跤這場戲,我一直不解,現在才知道,是和他的朋友有關。
當年家父當新加坡的遊樂園「大世界」的經理。這種遊樂場有戲院、雜技舞台、商店和舞廳、歌廳,在上海非常流行。滬人來到南洋,思鄉病重,把這場故夢照搬過來。
晚上營業,白天冷清清,家父帶着我巡場,走至摔跤廳,看選手們綵排,那可認真,和現場表演的一模一樣,有時偷偷從褲頭掏出血包,撞向額頭穿破,以增加戲劇效果。
陣容分好人和壞人,前者正派,動作也光明磊落;後者猥褻,陰招百出。時而單打,有的兩人對兩人。一晚數場,間中穿插侏儒摔跤,博得全場哄笑,是電視機出現之前的最佳娛樂。
最大反派叫金剛,力大無比,滿臉鬍鬚,記得是來自匈牙利,他和家父交情最好,說個不完。正派叫廖廣成,是來激起民族意識:中國人打洋人。
劇本要求壞人在公證人背後偷襲對方,公證人也是演員之一,假裝看不見,激起眾怒,紛紛把椅子扔向歹徒。曾經有一個業餘摔跤手忍不住氣,把椅子扔回觀眾席,翌日被金剛大罵:「這不過是一場表演!這不過是一場表演!」
摔跤手來自五湖四海,有中東的阿里,日本的富士龍太郎等等,他們在全世界各大城市表演,一住幾個月,能和一個了解他們家鄉的人做起朋友,是件幸福的事。他們都是一群流浪藝人,當今想起,肅然起敬。